正文

奥义

喜马拉雅词典 作者:何小竹


 

2000年之后,我听见不少人口中时不时冒出“奥义”这个字眼。这好像跟印度一位哲人的书籍的畅销有关。我一直没机会去阅读这位哲人的书籍,倒是在另一部书中,看到了对“奥义”二字的解释:

“对于基督徒来说,无论是神秘修习者还是普通人,他们都认为这就是上帝。对于印度教徒来说,这是梵天和超越自我。它同时也是苏菲派信徒们神秘的爱以及道教徒们的道。其佛教名称则根据背景千变万化:涅槃、金刚亥母、如来心、空、光明、一心。按照中国圣贤老子的话来说,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就是说,我们感觉到了欣喜、觉悟以及莫名的充实和空洞。那究竟是什么?怎样称谓一种神秘之物?无以名状,拒绝言说。所谓奥义,乃不可说之说,无称谓之称谓,无界定之界定。

这本书的书名叫《西藏佛教密宗》,作者是英国人,约翰·布洛菲尔德。他到过西藏,自称“宁玛巴喇嘛”。这本书写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读到的汉译本是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译者为耿昇。

关于“奥义”,作者在其书中继续写道:

“神秘主义者和富于想象的诗人最富有这种极大的幸运,即这种奥义的幻觉可以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而又不必去有意寻求之。万一外向型快乐的人对此了解了一个梗概,他便会受到很大震动以至于使他们害怕会失去理智。由于他们感到难受,于是便会像对待一种思想上的错乱一样毫无顾忌地摒弃之,或者是直接跑去请医生诊治。”

这一段中,“外向型快乐的人”这个句子起初让我有点迷惑,但当我读到这样的人因为对奥义“了解了一个梗概”,害怕“思想上的错乱”,而“直接跑去请医生诊治”之后,便会心地笑了。这让我想到了一个人,他没有因为对“奥义”的了解而摒弃“思想上的错乱”,而是抱着一匹马喃喃自语,听任自己的错乱。这表明,他不是一个“外向型快乐的人”,而是一个不快乐的悲观和虚无主义者,或一个“富于想象的诗人”,这个人名叫尼采。

书的作者最后写道:

“非常令人遗憾,现代的生活不会有利于神秘感受的自然迸发。我们已如此习惯了使自己的闲暇充满了消遣和娱乐,以至于我们的思想表面很少会安静。”

〖=1(〗奥义书〖=〗

一种哲学论文或对话录,古印度某一类哲学文献的总称,其内容多是讨论哲学、冥想以及神的本质,有神秘主义倾向。

〖=1(〗安多〖=〗

在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的南侧和北侧,有一个县,叫安多县。县境内有一个湖泊,叫错那湖,紧靠青藏铁路,坐火车到拉萨的途中就能看见。那个湖很大,火车从它旁边走过,都需要十多分钟。开始我以为它就是著名的纳木错湖,后来查地图,才知道是错那湖。纳木错湖比它的面积还大,海拔也更高。

安多除了作为藏北一个县的名称,更多的时候,当说到安多,人们想到的是青藏高原东部那个重要的藏族文化地区,即安多地区,范围大致是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四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如果说藏北的那个“安多”是个行政区划概念,那么,这个“安多”,或“安多地区”,就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这片地区的人自称“安多娃”,其语言被称为安多方言。

“安多”一词是取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让摩山山名的头一个字组成,也有“边地”之意。

远离中心藏区的安多,自古以来就与东边的汉文化和北方的阿尔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吐蕃、匈奴、吐谷浑、蒙古、土、回、撒拉等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安多文化。

这里也是宗喀巴、更敦群培、十世班禅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的诞生之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