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节:神经经济学(2)

当大脑遇到金钱 作者:(美)贾森·茨威格


神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我们曾经接受的无数投资理念都是错误的。从理论上来说,我们越是勤奋,就越能了解投资;而对投资了解得越多,我们赚到的钱也就越多。经济学家始终坚信——投资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了解风险和收益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更知道如何以符合逻辑的方式来利用现有的知识去实现投资目标。每个人都知道:

◆ 自己应该低买高卖,但在更多情况下,我们是在高买低卖;

◆ 打败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把市场踩在脚下;

◆ 在惊慌失措间匆忙抛售不是好办法,但如果一家公司公布每股收益是23 美分,而不是24 美分的话,转眼之间,你就会损失50 亿美元市值;

◆ 华尔街的战略家们根本不可能预测到市场走向,但投资者还是对电视上夸夸其谈的理财专家们顶礼膜拜;

◆ 追逐热门股或是热门基金,注定是烧钱之路,但每年还是有上百万投资者闻风而动——尽管就在一两年前,他们还痛心疾首地发誓:绝不再让自己为此而受伤。

本书的主题之一,就是告诉读者:我们的大脑常常会驱使我们做出非理性行为。尽管这些行为在情感上无可厚非,它让我们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然而,人类大脑的使命,就是尽可能帮助我们求得生存,规避危险。深藏在我们大脑中的情感回路,会本能地让我们去憧憬和追求一切具有回报色彩的东西,同时规避任何可能的风险。

和这些由历经千百万年锤炼出来的神经细胞发出的本能刺激相比,作为理性思维的分析回路——大脑皮层,却是稚嫩而微薄的。不过,和大脑中最原始部分(感觉)的强大势力相比,这个稚嫩的分析部分显然有点不自量力——甘处下风或许是它最明智的选择了。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接受这样一点事实:知道正确的答案和采取正确的行为完全是两回事。

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伯勒市,有一位叫艾德(姑且这样称呼他)的房地产经纪人曾投资于多家高科技生物科学公司。在最后一次豪赌中,艾德投资的股票中至少有4 只跌幅超过90% 。艾德回忆起在投资损失达到50% 时的情形说:“我发誓,如果股票再跌10% ,我就全部出手,但当股价继续下跌时,我只是在不断地减仓,而不是清仓以全然脱身。因为我认为账面上的损失比实实在在的损失更能让人接受。”他的会计师也多次提醒他:如果卖掉股票,他就可以把这笔亏损入账,至少还能抵减一部分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但艾德难以面对这样的事实,他依然绝望地反问自己:“万一股价反弹呢?”然后解释道,“那样,我会后悔两次,一次是因为买进这些股票,一次是因为卖掉这些股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