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节:神经经济学(4)

当大脑遇到金钱 作者:(美)贾森·茨威格


简而言之,现实生活中,投资大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它与我们所谓的有效性、一致性和逻辑性的投资理念相去甚远。即使是诺贝尔奖得主的行为,也不可能完全像他们的经济学理论所说的那样完美无瑕。无论是管理几十亿美元资金的专业基金经理,还是细心照料退休金账户里6 万美元的散户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把本该冷静理智的投资、计算收获时的激动和赔钱时的懊恼这些最原始的本能反应混到一起。

认识自己的投资本性

在我们大脑的两耳之间,1 000 亿神经元堆积成一块3 磅(1 磅=0.4536 千克)重的大脑软组织,当我们在思考财富的时候,它们会产生一股巨大的情感风暴。当我们赚钱、赔钱或是让我们的财富身处风险时,它们会激发人类所能感受到的最深刻、最强大的情感。“财务决策的内容未必是金钱,”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 )说道,“它也有可能是关于某种无形的动机,比如说获得自豪感或者避免让自己后悔。”投资要求我们利用历史数据进行决策,思考眼前的风险和未来的收益。投资也会让希望、贪婪、胆怯、惊奇、畏惧、惶恐、懊悔和快乐占据我们的情感。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在创作本书时,才把大多数人在投资时心理上所产生的像过山车似的情感演变作为中心。

在日常的大多数活动中,我们的大脑都是一部完美无缺、性能优越的机器,它本能地驾驭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远离危险,同时又精确无误地引导我们享受衣食住行、收获爱和幸福等基本要素。但同样是这部精美绝伦的机器,让我们在面对每天金融市场上更富挑战性的选择时误入歧途。

总之,当我们在某些异常混乱、无比复杂的情况下制订财富决策时,大脑会走入极端——要么赚得盆满钵满,要么输得一塌糊涂。但情感也不总是敌人,理性也未必总能带来好的金融决策。就像没有理性制约的纯情感一样,毫无感情的纯理性同样会让你的投资遭受打击。神经经济学表明,当我们充分利用情感而不是完全扼杀它的时候,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你在情感和理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