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我的权力(2)

我的大明王朝 作者:董永


这一天,早朝后,我刚来到谨身殿,心里正想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事,传报胡惟庸求见。我颇为诧异,他有事,为什么不在早朝上说?原来,他知道了我要封一个养花人的女儿为贵妃,猜想必是后宫乏人,建议选天下美女,充入后宫。

我说:“这件事,我也想到过。”

他说:“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会做到尽善尽美。”

我说:“你是不是要仿照唐宋故事?”

他说:“岂止唐宋,自秦汉以来,都是如此。”

自从建元洪武,这是第二次有人对我说这件事。第一次是休宁人朱枫林,他是一个大儒。我在三十岁的时候,遇见了他,他对我讲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不是听了他的话,我也许会早几年就想把天下一统了,当皇帝。我依策而行,得以占天时、地利、人和,他说的真是金玉良言。

洪武元年,他官任翰林学士,为我修了一部《女诫》,其中写道:“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妻。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预政事,若宠之太过,恐骄肆犯份,上下失序。”他劝我不要沉湎后宫,特别是不要惊动四方,选什么美女,我认为这是金玉良言。后来,他病了,是瞌睡病,有几回居然睡着在早朝上,还大声地说了几句梦话。他已经年过古稀,我赐他一块金匾“梅花初月楼”,让他还乡养老。

胡惟庸显得很自信,以为能看透我的心思,可是这一次,他看错了。我先是呵呵大笑,然后沉下脸说:“秦始皇吞并了六国,纳天下美女万人于后宫,怨气上冲九霄,实不可法。”

他说:“皇上盛德,微臣诚惶诚恐。”

随风转蓬,如此之快,他果然是一个明白人。接着,他又建议于民间设立社学,这是好事情,我当即同意了。我还决定暂停科举,改由地方官员荐举治国人才,因为我早就不相信,凭一两篇文章就能看出谁的人品好坏和本领大小。

事情说完了,胡惟庸告退。

对胡惟庸或汪广洋,我从不送出殿门。

且不论君臣,只看年纪,他们也比我小得多。

我原来有一个不错的想法,就在环儿生日那一天,下诏封她为贵妃,可是,硕妃说,后宫难得有什么热闹的事情,不如分作两次搞。我听了她的主意。环儿生日那天,也就是七巧节,硕妃以环儿父亲不愿意进宫为借口,由皇后带着她们出宫进城,玩了一整天,还去庙里拜了菩萨,回来时,已经掌灯了。

后宫又摆上许多鲜花,是环儿父亲送的。

这一天,我过得坐立不安。

晚上,我正准备到硕妃那里去,徐达从北平回来了,连夜求见。我不愿意重色轻友,只好让太监速设酒宴,为他接风洗尘。

我在小明王那里当右副元帅的时候,徐达就是我的部下,帮助我打江山,他战功第一。我封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予世卷,岁禄五千石。

酒宴上,我称他为布衣兄弟。

没想到,他居然大惊失色,离座施礼,连说:“臣不敢当。”

我说:“你和我相识的时候,都是布衣啊。”

他说:“如今,君臣有别,皇上不可使臣失礼。”

我说:“君臣有别,这话没错,可是,臣与臣又有别。我想过了,打这个江山,没有谁都行,如果没有你,恐怕是不行。”

他说:“臣只是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我让他回座饮酒,我原本想与他回忆往事,畅叙友情,他却只顾礼节,话便说得索然无味了。又饮过三杯,我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