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DT的不实报道

健康新知都是對的嗎? 作者:(日)松永和纪


以上是我对于媒体报道不问“剂量”而大谈“危险性”所作的思考。除此之外,媒体报道还存在着另一个问题:忽视使用方法与使用条件。

氰化钾只要做好正确的监管,避免让任何人接触到,便不具危险性。如果放在保险箱里,却忘了上锁,危险性则会立刻提高。问题就在于监管的方法。但日本的媒体记者对于监管方法却总是漠不关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DDT。

DDT属于有机氯类农药,向来是环保团体的公敌。可是最近学者却发现了DDT的优点,连世界卫生组织也特别为它平反,认为只要方法正确,是可以使用的,这使得DDT俨然有绝地重生之势。可是关于这个消息,日本媒体却只字不提。

DDT的正式名称是“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是一种化合物质。1938年学者发现它具有杀虫效果,1943年起便开始大量生产,作为农药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军仓促撤离中国与朝鲜半岛,大群归乡的人们身上带着大量的跳蚤、虱子,由于这些都是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政府便下令四处喷洒DDT杀虫剂。据说当时的DDT杀虫剂是一种带有甘甜香味的粉末,生产成本低又能杀死跳蚤、虱子,可预防传染病,被视为当时的“神药”。不仅日本,全球各地都曾火热一时。

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瑞秋·卡森在她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DDT具有环境蓄积与致癌等特性,从此,DDT便被烙上了“有毒物质”的印记。瑞秋·卡森还明确指出,DDT因为在自然状态下不易分解,长期残留在环境中,所以会通过食物链(即所谓“生物浓缩”)累积在鸟类体内,造成鸟类蛋壳变软,无法孵化。瑞秋·卡森还估计,DDT使用者可能患癌症或出现肝功能受损。因为这些言论,全球停止了DDT的销售,1971—1972年间,DDT在日本也因此失去农药注册的身份。

不过到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地站在支持重新审视DDT的立场上,理由是,DDT可以有效预防疟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