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奇迹难题

歪曲的枢纽 作者:(美)卡尔


一提到不可能犯罪作品,读者往往想到的就是密室推理。实际上,密室仅仅是不可能犯罪作品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不是全部。凡是谜团中出现逻辑相悖的情形,都属于不可能犯罪。自埃德加·爱伦·坡发表密室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之后,侦探作家们努力创作各类不可能犯罪作品,包括众目睽睽下的谋杀,楼房、火车和人物的消失等等。不同的是故事的情节,相同的则是读者每次都会受到表象的欺骗。

1892年,H格林霍克·史密斯在海滨杂志发表了一篇《罗杰·卡博案件》,这是最早的不可能犯罪作品之一。一个人从山路上消失了,接着却陈尸他处。人或者尸体消失的诡计颇受欢迎。安娜·凯瑟琳·格林的《亨德小姐:不可思议的谜团》(1894)是史上最早的不可能消失长篇作品,描写了一个女人的消失。最有名的例子无疑是埃塞尔·琳娜·怀特的《小姐不见了》(1936),后来由希区柯克改编为电影。克莱顿·劳森的《人间蒸发》(1949)堪称经典--在被监视的电话亭中消失。还有些作品描述人从悬崖或者高楼跳落却没有落地,比如诺曼·贝洛的《波兰德先生,别跳》(1954);或者从游泳池消失,比如SS范·达因的《龙杀人事件》(1933)。隐形的杀手算是一种变形,受害者只有自己一人在场却被杀害了。此类作品最早是梅尔文·L塞文利的《箭之谜》(1904)。

有些作家专注于物件消失。威尔·斯科特写过《消失的屋子》(1934),埃德蒙·克里斯宾的《消失的玩具店》(1948)也是这类作品。诺曼·贝洛在《三层幻想》(1947)中把整条街都搬走了。阿瑟·柯南·道尔早在1898年中将火车消失(《消失的特别快车》),梅尔维尔·戴维森·卜斯特的《布莱德莫尔谋杀案》(1929)又是一例。HS吉勒的《消失的金卡车》中一辆卡车消失了,克伦·坎贝尔的《突然飞进空气》(1969)中一架飞机消失了。理查德·佛瑞斯特的《密西西比河上的惨案》(1989)一艘游艇消失了。最简单也是最令人信服的消失是雅克·福翠尔的《幻影汽车》(1908),一辆汽车消失在一段两头有人看守的公路上。还有些作家关注线索,比如消失的脚印。塞缪尔·霍普金斯·亚当斯的《飞翔的死亡》(1903)里谋杀发生的海滩上,除了一只史前大鸟的脚印没有任何足迹。

约翰·狄克森·卡尔则将自己的不可能犯罪作品统称为奇迹难题。其中除了相当部分的密室推理以外,还有很多琳琅满目的其他不可能犯罪。比如,在《歪曲的枢纽》(1938)中就是隐形的杀手,被害人在受人监视的情况下被害,周围却空无一人。《铁笼问题》(1939)是消失的足迹,在网球场中央,只有被害人的脚印却没有凶手的痕迹。《九--因谋杀成十》(1940)场景是大西洋航行的轮船,却在杀人现场发现了除所有人以外的指纹。这一切匪夷所思的谜团只有卡尔才能想到,也只有卡尔才能解答。

多重解答

如果说密室是诡计的王道,那么多重解答就是推理的王道。所谓多重解答就是一桩案件可以推理出不同的结论,其推理的证据都是作品中已经给出的,但是借由不同的思路得出大相径庭的推论。多重解答最能挑战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样一个线索怎样才能玩出不同的花样,这可要大费一番脑筋了。

读者在阅读多重解答的作品时,看到一种解答,感到认同,同时也就认定了嫌疑犯。可到临结束那千钧一发之时,作者抛出真正的解答,读者自然大感意外。这也就达到了作者预先的目的。多重解答正是作者寻求结局意外性的最佳途径,不过也是最难的途径。

多重解答很早就出现在推理小说中。福尔摩斯小说中借华生口中说出的一些论断,就具有多重解答的特点。EC本特利的名著《特伦特的最后一案》(1913)中提出了三重解答,安东尼·伯克莱的《毒巧克力命案》(1929)更是提供了六种以上的独立解答。黄金时代最擅长多重解答的大师无疑是埃勒里·奎因,他的《希腊棺材之谜》(1932)、《十日惊奇》(1948)都是此类杰作。

卡尔同样也是多重解答的大师级人物,他擅长利用多重解答造成结局的逆转感。本作中,针对被害人在周围无人的情况下离奇被杀,四位出场人物(包括菲尔博士)都提出自己的解答。每一个解答几乎都言之成理,完美到几无破绽。读者往往顺着卡尔的虚假线索怀疑上清白的人。但是这样的怀疑不是无道理的,也是部分符合逻辑的,这恰是卡尔的高明之处。好似结构复杂的机器被无情击碎了,地上既有机器的碎片,同样也有无用的石块和废铁。读者需要将机器复原,也许找到了一些零件,经过改装能够运作,但是并非原物。

结构上的复杂性需要华丽的技巧。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卡尔在策划游戏方面的巧妙本领:这些作品中他不仅留下足够的证据线索指向罪犯,而且还有足够的错误线索指向清白的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