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育人:教育永恒的主题(7)

杨叔子教育雏论选 作者:杨叔子


先生还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德才兼备。先生借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话来表述德与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也就是说,科学更主要地体现为“才”,人文更主要地体现为“德”。人文为科学引导方向,科学为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先生还指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实则为绿色教育。所谓“绿色”,原意是指保护生态、整体开发、可持续发展。教育本来就应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是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因此,教育也必须是绿色教育。先生借用柳宗元的名篇《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名句“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表达这一思想,强调的是教育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要积极调动与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要重在引导,重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层层推进,是实现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基本途径,也是育人的基本途径。其中,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这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习是基础。实际上也是讲,知识是基础。这里的学习既指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也包含学习实践中的经验知识。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知识的发现、发明、创造与积累、更新、发展的历史。教育始于知识的传授,教师首要的任务是教学,在教学中传播知识;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在知识学习中:一是要强调基础性,要打好知识的基础;二是要有广博性,要有知识的宽度(毫无疑问,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交融才能体现出知识的宽度);三是要在高等教育中,每位学生还必须在某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的学习中做到专而精。只有在学习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才能创造、发现、发明知识。

思考是关键。思考就是反思,就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以下几点。一是要掌握知识当中所蕴涵的普遍原理,也就是思维、方法和原则,只有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才可能培养人的灵性。二是通过反思,发展批判思维能力,即使对那些已有结论的科学知识,也要敢于质疑,要通过自己的理性对它们进行再次的审视。只有如此,知识的掌握才是牢靠的和可靠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三是通过反思,融会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为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