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国乱世中的男人(4)

四大名著中的人性之痛 作者:于淼


不过,曹操最后杀吕布,绝不仅仅是因为刘备这句话。从曹操对待张辽的态度来看,曹操的态度很清楚,他之所以征询刘备的意见,是想看刘备如何表现。

与吕布乞命求饶获得的结果不同,张辽反而因为大骂曹操受到礼遇。看来,做武将的兵败被俘,即使要“投诚”,也要讲究方法,不能太没骨气。沉得住气的像文聘、黄权等人,说他们忠心也好,有心计也好,不管怎么说,不仅没有背上弃主骂名,名声反而因投降变得更好了。

关羽在樊城水淹七军,投降曹操不久的庞德从容就义,而跟随了曹操几十年的于禁却贪生怕死,屈膝投降。关羽对这种软骨头自然不会以礼相待,只有取笑:“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关羽兵败,于禁也被当做战俘移交给了东吴。曹丕称帝之后,孙权怕受到魏、蜀两国的联手攻击,主动示好,把于禁遣送给了曹魏。曹丕没有当面批评于禁,而是让他去拜祭曹操的陵墓。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主从一场,几十年的交情,应该去看望一下老主人。于禁到了曹操的陵墓前,才领教到曹丕的阴险用心,原来自己在关羽面前可怜求命的丑相被制成了壁画供人参观,这下人丢大了,于禁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不久便羞愧而亡。

几十年的乱世,大浪淘沙,最后站出来重整山河的是曹操。曹操是做大事的人,不像董卓一样没文化,他知道,如果不树立良好的形象,自己的江山是坐不稳的。如果下面的人都像董卓、吕布一样缺乏忠心、反复无常,自己的位置也坐不稳。因此,曹操虽然对异己毫不留情,但是,对忠义之士还是很宽大的。王修哭袁谭,曹操没有加罪,反而待为上宾。脂习哭孔融,曹操虽然不开心,也大度地放过了。对沮授,曹操更是宽大,虽然沮授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被俘之后也不低头,但曹操也没有为难他,甚至还想重用他。直到沮授铁了心逃跑时,曹操这才无奈地把他杀了。

对卖主求荣的人,曹操正好拿来做反面教材。张鲁手下的谋士杨松本来帮了曹操不少忙,张鲁投降之后,杨松失去了利用价值,曹操给他定了个卖主求荣的罪名,将其斩首示众,同当初刘邦对丁公的做法如出一辙。

汉奸的下场,在蜀汉和东吴也都有代表人物,一个是蜀汉的黄皓,一个是东吴的岑昏。司马家的人应该感谢这两个人,没有他们,西晋是否能够统一中国很成问题。东吴被灭亡之后不过短短三十年,就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假如蜀汉和东吴能够挺过难关,司马炎一死,西晋很难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不过,司马昭对黄皓的“报答”方式却是以“蠹国害民”的罪名,将其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岑昏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种特殊待遇,就被义愤填膺的东吴人民自己解决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