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疆的统治者杨增新(2)

从紫禁城到楼兰 作者:(瑞典)斯文·赫定


和哈斯伦德在大约相同地区实施一次考古调查。杨增新爽快地答应了 可以,没问题,他们随时可以出发。他们不需要特别通行证,我将责成当地政府好好接待他们。 我又进一步要求在查尔克力克和库车建立永久性气象站,德国人和中国人可以长驻那里进行气象观测。他对此也欣然允诺 当然可以。我将向那里发出必要的命令,很遗憾没能让你们在哈密建立气象站,因为哈密处在战区。但你可以选择吐鲁番、古城、楚古查克或库尔加取而代之。

对我们所有的请求他都痛快地答应了,我们现在可以自由行动了。考察队所有中方人员都属于国民党,但他还是允许袁教授、黄文弼和丁按计划进行考察旅行。

杨增新虽然外表严峻,但有时也偶尔开开玩笑。

你们为什么要劳心费神地骑着骆驼去沙漠中寻找古废墟呢?在我们衙门中您有充分的机会研究考古学。你都看见了,这里的一切都摇摇欲坠,这间屋子的灰泥都大块大块地掉落了。 杨增新对我说。

您的牙是真牙吗? 他问我,因为他似乎不相信我只比他小3岁。

我用手指紧紧捏住牙齿摇晃给他看,他笑了,我看到他嘴里仅余几颗牙齿。而且,就这所剩不多的牙齿里的一颗仍然因为疼痛而使他烦恼。我将胡莫博士推荐给了他。然而,两星期后胡莫博士到来时他却拒绝拔掉那颗病牙,而只想吃些止疼药之类的东西。

这一场中国国宴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人们一直坐着。当大家最后起身告辞时,宴会的主人彬彬有礼地陪我们走过两道庭院并向我们鞠躬致意,一直等我们坐上马车时他们才转身离开。

在迪化,到处都在传说杨增新以前从没有像接待我们这样接待过任何欧洲人。显然,在中国内战方酣之际进入中国腹地是一件冒险的事,但我们成功了。

在新疆边境我们遭遇的曾是不信任的眼光,可在迪化的这几天我们受到如此盛情款待。显然,考察队的前景已非常明了。这都要感谢杨增新的敏锐和准确,他显然是一位心理专家和人性的判官,他只消看一眼就能判断出我们远离政治,我们的科学计划和当时的政治风向无关。杨增新对工作人员非常尊敬,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工作者 他晚上睡得很少,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整日忙个不停。

在杨增新生命的最后时期我们与之发生了紧密的接触,他的伟大人格和有力刚毅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他也许是已经过去的旧时代的最后一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他富有古代中国人的伟大德行 自豪和爱国。他梦想有一个统一的中国,有一次他对我说,一旦南方军队进入北京,他将毫不犹豫地承认新秩序。对我们而言他是一位施恩者,他帮助考察队跨越了一道危险的深沟。由于这一原因,我们将以尊敬和感激之情怀念他。

3月7日,外务部长樊大人和教育部长刘大人为考察队成员举办了一场丰盛的欧式宴会 由于这两人所负责的部门的特殊关系,我们与之接触频繁。宴会餐桌上的食物和饮料极为丰盛,席间谈话不断,令人吃惊的是,中国人总是试图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敬意。

必须的访问和回访耗费了我们宝贵的时间。12日晨刘大人和樊大人早早来访,我慌忙披衣迎客。他们以杨增新的名义要求视察我们的气象站,学生李和刘带着他们参观气象站并解释了各种设备的用途。第二天刘与赫姆波尔少校一起前往博戈多 奥拉的高山气象观测点接替霍德博士,同一天伯格曼和哈斯伦德也踏上了前往罗布泊的征程。他们用3辆马车驮载着行李,马儿扬蹄奋鬣,显得非常有气势。他们还将把我们自己的大约30匹骆驼带进吐鲁番,这些都是经过戈壁考验的 老兵 了。4天以前诺林也带着35匹骆驼和他的中国仆人向南移动了。

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方被称为 俄罗斯人区 ,因为杨增新将该地区和城南端的地方划给了300名在迪化寻求避难的白俄居住。这些人大部分靠做生意、烤面包、洗衣服、缝纫等行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