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邦弃儿女的理由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刘邦在发达前,和糟糠妻吕雉住在乡下务农为生。生了一双儿女,小子叫刘盈,丫头叫刘鲁元。

后来刘邦和临村人萧何等人一起去城里打拼,摸爬滚打数年后成立了一家资产雄厚的大公司,刘邦摇身一变为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在城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并与二奶又育有一子。

虽然刘邦有点不情愿,但想到自己能有今天也多亏了妻子的辛苦支持,才把吕雉和两个孩子都接进了城。但是看到生在农村长于农村的土模土样的儿女,再看看虽是私生子,却是“城里人”的小儿子,刘邦的心中就生出对刘盈和刘鲁元的一股厌恶和鄙夷。

没多久,刘邦和生意场上的死敌项羽发生了流血冲突,项羽找了一帮黑道的弟兄前去收拾刘邦。刘邦奋力冲出包围圈,开着他的大奔匆匆逃跑,小儿子已经上了车,刘盈和刘鲁元正要上车,不料刘邦眼睛一瞪,呵斥道:“不准上车!你们一上来我的车就跑不快了!”

孩子们求道:“爸爸,别扔下我们啊,让我们上来吧。”

“不行不行!滚开!”

孩子们见爸爸凶神恶煞般的模样,都吓得不敢上车了。吕雉看这情形哭道:“你怎么那么狠心啊,这是你的孩子,你为什么不让上车?!” 

刘邦指着两个孩子冷笑道:“不明白吗,就因为他俩是农民!”

且东说寓:

2006年3月25日早,两个背着大行李包的农民好容易等来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共汽车。没想,他们的脚还没登上车子的台阶,就被售票员粗暴地挡住了,售票员以他们的包裹占面积太大为由,拒绝让他们上车。无论两个农民怎样苦苦哀求,售票员都不为所动。对此情景,乘客们坐不住了,纷纷指责司机和售票员欺负人,支持农民兄弟上车。司机和售票员依旧坚持着方才的决定,将两个农民拒绝在车门外,很快,车子绝尘而去。

对待农民的态度,反映着一个国家人民的良心。看一个城市是否有良心,不看别的,只要看它对待农民的态度就可以了。作为窗口行业,公交系统对待乘客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正体现了这个城市的待人之道。歧视农民就是歧视我们自己,城市人为人处事时总不忘高呼要“尊重他人”,然而,这个“他人”却似乎并没将农民包括进去,城市人也爱大谈平等,但这个平等似乎也没考虑到占中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假设,故事的主人公是时髦的城里人,相信乘务人员断不会如此粗暴地对待之了。发生在两个农民和一辆公共汽车上的小事,足以让每个心存歧视农民念头的城里人脸红,重新审视自己在心底一度高喊的“平等”和“尊重”。

在以公平为原则,调整涉及农民和民工的制度规则,相对转变城市人对农村人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和歧视,要容易得多。在这个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城市却始终不能端正心态,宽容友好地接待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和农民工,即使在公交车上,都要给他们脸色看,让他们为难。偌大的城市,竟容不下农民的两个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