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宝哥哥的“经济仕途”新论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宝哥哥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大观园的姐妹中传开了。

对这件事,宝钗觉得自己最有发言权了,便有板有眼地开腔了:“宝兄弟,这回你倒做了件正经事,姨父姨妈不知该有多高兴!”

宝玉冲宝钗深深作了个揖:“宝姐姐所言极是!只怪我开窍的晚,当初冤枉了姐姐的一片苦心了。”

黛玉虽也赞成宝玉的决定,可心中仍心中酸酸的:“这回不说什么‘国贼禄蠹’了吗,呆家伙?”

“妹妹此言差矣!”宝玉没有听出黛玉口中的醋意,“如今正是皇上用人之际,我等理应为他分忧解难。看那甄宝玉,早已是朝中三品大员了。”

“你不用给我讲什么大道理。”黛玉冷冷地说,“我总是不懂你的什么经济仕途一门子事。”

宝玉看看黛玉的脸色,忙向她赔不是:“妹妹误会我的意思了。在那朝中做官益处可大了。首先工作稳定,这年头有个‘铁饭碗’不容易;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带薪年假,医疗、住房补贴、车补等,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再说了,妹妹也不想我是个白吃白喝的废人吧。”

看宝玉说得头头是道的,黛玉也就放心了:“宝玉,我也告诉你一件事,其实我也报名去参加科举了。”

于是,皆大欢喜。

且东说寓: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盛况,何止会在高考中上演。2005年10月25日,中央、国家机关2006年的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工作结束。截止到10月27日资格审查完成后,人们惊讶地发现,全国报考公务员的人数直逼100万大关,报考队伍真可谓浩浩荡荡。与此同时,招考的职位只有8662个。录取比例仅竟为1:48.6,竞争的惨烈程度,远甚于高考和考研。就最近几年的情况看,公务员考试大有愈发火爆之势。

在高校,考公务员也成了毕业班的学生们奋斗的一个焦点。公务员的工作既稳定,又相对轻松,工资年年涨不说,福利又好,什么带薪假期、住房公积金、大病保险、医疗养老保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实打实的香饽饽。即便是那些恃才傲物,孤高气盛的才子佳人们,也难以抵挡公务员的诱惑,纷纷削尖了脑袋,在“仕途经济”的战场上大肆拼杀,刻苦读书。公务员用书在大小书店里人气紧追英语四级小词典,而定价却比小词典昂贵得多。

2005年,在近100万人的公务员考生中,竟有七成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本来嘛,早在封建时代,“仕途经济”就是历代学子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学而优则仕,在古代,读书人在步入科举殿堂时多还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到了生存竞争愈发白热化的现代,报考公务员的目的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不知道那些正奋进在公务员备考前线的学子们,有多少是为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而考,多少是为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谋。只是随着公务员考试热的升温,一些已经步入工作正轨的曾经的“应届毕业生”们却这样告诫正有志于公务员生涯的学弟学妹们,想好了再考。考上了,发现和自己志趣预想差距太大而后悔的,也大有人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