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逵做村官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这天,燕青兴冲冲地来找李逵:“哥哥,有等好事,说与你听听!”

在水泊梁山早待腻了的李逵来了精神:“小乙哥,难道公明哥哥又让你下山打擂去!这一次你可要带上我!我保证听你的,不惹事!”

燕青有意吊李逵的胃口:“非也非也,你再猜猜!”

李逵不干了:“要说快说,不说走人!我李逵就烦这卖关子的了!”

燕青清清喉咙:“就知道你这脾气!公明哥哥刚才颁下命令,我梁山好汉可以应聘到附近村落去做村官,竞聘成功者第一年月平均工资30两纹银,第三年50两。此外,工作满两年回到水泊,还能提升晋级呢!”

“好!好!我李逵在这水泊里都快闲出个鸟来了,正好出去放放风!”

燕青急了:“哥哥,可不是玩的,是去为村民们办实事呢!”

李逵哈哈大笑:“小乙哥,以俺在寿张县的办案能力,你就一百个放心吧!”

不几天,李逵就走马上任去了。

且东说寓:

大学生当村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年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没有那么突出,国家就开始大力号召“骄子”们下乡了。不过,现在的人多现实得紧,即使就业再难、条件再优厚、媒体再宣传,真正愿意下乡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站在田间地头看夕阳茅舍,总不及伏身天桥赏城市夜景。到农村去,天知道工资福利能不能按时按量地发放啊,谁知道户口档案能不能顺利地调回啊……萦绕在大学生心头的种种疑问,让他们的脚步始终迈不出城市的门槛。说服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下乡很难,劝动农村的孩子下乡就更难了。想当年,他们是怎样拼死拼活地才从高考的战斗中冲杀出来啊,他们好容易才踏上了城市的土地,要他们就这样回到农村,别说他们自己了,就连他们的家人在感情上也接受不了,他们可不愿意就这样“倒退”回去。

光耀明亮的理想在“钱途”和“权途”面前总是那样的尴尬。因为个人待遇的问题,不愿下乡服务。这在现代社会,是名正言顺的理由,既不会被指责为自私,也不会被社会批判,毕竟辛辛苦苦读了那么多年书,谁都想收获个安定幸福的生活。但农村也需要大学生,在基层锻炼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成长,自我的完善也同样是不争的事实。农村自有农村的优势,农村也可以吸引来人才。

2006年2月15日,北京市政府就开出2000圆的月薪,面向全体应届毕业生,招聘“村官”,并承诺,工作两年后,月薪可以达到3000元。不仅如此,凡是当了两年村官的大学生,在考研的时候都能享受10分的加分,愿意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还会考虑优先录取。这个条件,相比一些企业可要优厚得多,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农村新白领”一说也成为时髦的名词,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国家政策协调得到位,完全有可能实现“双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