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庄子发飙了

世说新寓 作者:且东


公元前86年,庄子从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稷下大学”毕业。那时的庄子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渴望在社会上成就一番大事业。可是,事与愿违,在社会上经历了无数次碰壁之后,庄子愤怒了。庄子知道是该他站出来说些什么的时候了,他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不久,庄子的《我的大学生涯》在“人云亦云”杂志上发表了。

“我是公元前88年从‘稷下大学’毕业的。而毕业后的一些经历,让我知道,我只是‘有所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一块废物。

刚考进‘稷下大学’的时候,我还飘飘然的,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可现在我越来越实际了。

找工作时,我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好容易上班了,我又眼高手低,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其实,不仅是我,我认识的很多‘稷下大学’校友现在都混得很差,真的很差。我们除了顶着‘稷下大学’的牌子之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我们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计也成问题。”

此文章一经刊出,就得到了广大“稷下大学”学子的欢迎,大家都说这篇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且东说寓:

上个世纪80、90年代,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堪称黄金时代,那个时候,他们是社会的宠儿,国家的精英,几乎所有人都对着他们的学历证书赞叹不已。遗憾的是,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高校毕业生,从跨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承接社会的批评。出了校门,不仅要饱受找工作的磨难,还要忍耐诸如“高分低能”之类的尖刻评价。前后落差之大,真让人反应不过来。

北京大学是中国的顶级学府,长久以来,北大的毕业生一直被人称作“皇帝的女儿”,尽管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但只要亮出北大的旗帜,依然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小小地昂一下头。而随着竞争的激烈,对大学生文凭质疑呼声的高涨,让北大的学生也不由“自嘲”起来。在北大最著名的“一塌糊涂BBS”上,一名北大毕业生就毫不留情地将自己贬为“北大培养的废物”。

若是在以往,这样的言论肯定会被校友们贬斥得体无完肤,然而这次, “废物”二字一出口,立即得到了不少认同。很多学子表示,在80年代的学长们面前,他们既为自己丢失的北大精神惭愧,也为不如意的生活郁闷,他们无意怨天尤人,若不是自己“废物”,又怎么会如此不济?

从大方面说,人们将国家民族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稚嫩的学子身上,从小而言,用人单位们又期待着他们创造奇迹。这让学子们从一开始就用比一般人高得多的标准要求自己。实际上,北大的学子们大可不必看不起自己。人比人,气死人,今非昔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注定了名牌骄子们的艰难。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人的发展也要一步步的来,社会对名校学生的高期望固然不现实,不公平,学子们对自己的过高要求同样不切合实际。因此,与其垂头丧气的念叨“废物”,倒不如自信乐观的面对每一份平凡的工作。考上名牌校只是曾经的成功,未来的成就还要靠今天创造,沉浸在自怨自艾的心境里,是没有力量开拓明天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