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节:第二次崛起:大一统的开始(5)

第九次崛起 作者:白海军


然而,从刘邦到汉景帝几代人养的鱼被汉武帝一网打尽,为了实现他的鸿鹄之志来了个涸泽而渔,自由经济时代宣告结束,从此中国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官本道路。

汉武帝的大转弯使得政府从亚当·斯密所说的"守夜人"角色变成了贪婪的"大管家",甚至直接变成了"打劫者",原本和谐一体的官民社会变成了对立的官民矛盾,这就为中国定下了一个基调。

在汉武帝登基初期,窦太后还健在,因而汉武帝手里没多少实权,黄老哲学这时还是国策,但窦太后一死,汉武帝掌握了一切权力,他也就可以实现他的鸿鹄之志,那就是彻底击败屡屡进犯的匈奴。就当皇帝来说,汉武帝不但尽职尽责,而且还有开疆拓土、征服来犯之敌的大志,可以说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严重偏科,就是"武功"很好,"文治"很差,说得直白些,这是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只知道向外征服,不但不知道内部需要安定自由的环境,而且还大肆破坏,一切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以个人意志取代国家政策,结果,70年的成绩毁于一旦。

在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冒顿单于也在统一北方的大漠和草原,东胡和月氏国相继被他消灭,所以,当刘邦刚刚建立汉帝国的时候,就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挥师北上,结果,挟楚汉相争之威的汉军被冒顿单于一夜之间围于白登山,能打败以勇猛著称的项羽的部队在匈奴面前却不堪一击,汉帝国差点葬送在大漠里。白登山一战让汉帝国看到了匈奴的厉害,此后70年里只能依靠不断地送女人、忍受匈奴隔三差五的抢劫度日。汉文帝的时候匈奴骑兵长驱直入杀了北地郡都尉,又一把火烧了汉皇帝的行宫,文帝急调10万兵马拱卫长安,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匈奴骑兵来去自如地洗劫一番后大摇大摆撤回草原。

汉文帝为了能与匈奴骑兵对抗,开始了全民养马,整个汉朝北方几乎到处都在养马,这成了国策,不过这也的确收到了效果。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骑兵再次侵入上谷、鱼阳,卫青率领数万骑兵出云中,一举收复河套地区,在这设立了朔方郡,长安算是有了一个屏障。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汉军主动出击,这标志着汉匈对阵已经发生了逆转,汉朝由守转攻。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次向草原深处发起攻击。此后,汉军又数次远征,霍去病在狼居胥山设坛祭拜。汉武帝也曾御驾亲征。在汉武帝远征匈奴的同时,还向西征讨过大宛,向南征讨过南越。自元光二年马邑之战开始至征和三年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前后40多年,共计与匈奴进行了15次战役,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匈奴发生分裂,一部分臣服汉朝,一部分向中亚腹地迁徙。但这只是战争的一部分结果,另一部分结果就是汉朝以及整个中国都因为这场战争而转向另一个轨道。

汉武帝发动的这场战争规模十分浩大,动辄数十万的军队上千里的远征,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没过多久,汉武帝之前汉朝所储备的钱财就已经消耗光了,但战争却刚开始,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筹钱。最初,汉武帝的一班谋臣还没想到要对经济进行大改革,因为"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是刘邦、吕后、文帝、景帝几代的既定国策,而且收效明显,因此,刚开始还没人敢动这脑筋。但钱总得要筹,于是,第一个办法就是卖爵位和纳钱赎罪,这可以说是个立竿见影的好办法,既快又省事。在刘邦时期,商人们尽管有钱,但社会地位还不高,当听说朝廷公开卖爵位的时候,他们当然立刻蜂拥而至,因为有了爵位就相当于有了进入贵族社会的门票,另外,有爵位也有不少的好处,最有利就是可以少缴纳不少苛捐杂税。至于纳钱赎罪,谁也不愿意呆在监狱里,只要有钱都会想办法把自己弄出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