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拾 一毛不拔救天下(2)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作者:易中天


杨朱的主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人权宣言》

□ 孟孙阳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 有三个意义。第一,口子不能乱开。请你想想,孟孙阳问禽滑釐,拿一条腿换一个国家行不行,禽滑釐为什么不回答?

□ 因为他很清楚,下面的问题,就是砍掉你的脑袋给你整个天下,干不干?

■ 对!所以禽滑釐不说话。那好,脑袋不能砍,腿就能剁吗?不能。腿不能剁,肉就能挖吗?不能。肉不能挖,皮就能撕吗?也不能。皮不能撕,毛就能拔吗?

□ 照理说,也不能。

■ 正是。你今天可以拔一根毛,明天就能撕一片皮;今天可以挖一块肉,明天就能剁一条腿;今天可以伤害身体,明天就能杀人或者自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口子一开,不可收拾。所以,为了保住脑袋,就必须“一毛不拔”。

□ 有道理!第二个意义呢?

■ 第二,局部不可小看。没错,整体利益确实大于局部利益。所以就连孟孙阳,也说“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但这决不意味着局部利益就不是利益,就可以不当回事,随便牺牲。

□ 为什么?

■ 因为整体不过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当回事,今天牺牲一个,明天牺牲一个,最后整体利益也没有了。不要说什么“大河不满小河干”,实际上是长江、黄河都由涓涓细流汇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长江、黄河还有水吗?

□ 没有。这么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小河不满大河干”?

■ 对。不过,事情还有另一面,那就是“锅里没有碗里也没有”。这话也是对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要大家把“碗里的”都倒回“锅里”。倒回去,又有什么意义呢?要知道,“锅里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碗里有”呀!

□ 所以,局部利益还是很重要?

■ 个人利益也很重要。所有的局部利益都牺牲了,还有整体利益吗?所有的个人利益都牺牲了,还有国家利益吗?没错,个人之于天下,或许有如毫毛之于肢体;正如局部之于整体,有如四肢之于全身。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个人,也许都只能称之为“小民”。但是,难道因为是“个人”,就不是人吗?难道因为他们小,就可以不当回事吗?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就要尊重,就要珍惜,哪怕他轻如毫毛。因此,谁要把我们这些小民当做毫毛,随随便便就拔了,对不起,不干!

□ 但是,为了全局、整体、国家、天下,个人和局部,难道就不能或者不该做出牺牲吗?比方说,为了救命,有时候不也得做截肢手术吗?

■ 请注意,那是为了救命。不是万不得已,你愿意截肢吗?

□ 那好。请问,拯救天下,是不是相当于救命呢?如果是为了拯救天下,个人能不能就做点牺牲呢?何况人家的要求并不高,只不过拔一根毫毛,怎么也不行呢?

■ 哈哈!杨朱早就知道你会有此一问,因此他对禽滑釐说“世固非一毛之所济”。是啊,哪有只拔一根毫毛,就能拯救整个天下的呢?因此,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说穿了不过是下圈套,忽悠人的。

□ 怎么忽悠人?

■ 先哄骗我们献出一根毫毛,再哄骗我们献出肌肤和肢体,最后哄骗我们献出生命。因此,对付的办法,就是把话说透——别说要我的命,就算只要一根毫毛,也不给。

□ 谁忽悠我们?忽悠我们干什么?

■ 统治者忽悠我们,忽悠我们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满足他们的个人利益。

□ 是这样吗?

■ 是的。要知道,杨朱不但说过“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还说过“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而且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

□ 什么叫“悉天下奉一身”?

■ 就是牺牲整个社会,来满足极少数个人。这些“极少数个人”,在当时只可能是统治者。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不但是要求小民们牺牲个人(损一毫),而且牺牲个人的结果,竟不过是牺牲整个社会(悉天下),来满足另一些极少数的个人(奉一身),这才叫“极端自私”!问题是,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却又是打着“大公无私”(利天下)的旗号来进行的。因此,为了矫枉,只好过正。为了否定“悉天下奉一身”,只好连“损一毫利天下”也一并否定。换句话说,你想“损人利己”吗?对不起,我“一毛不拔”!

□ 明白了。杨朱的“一毛不拔”,其实是在捍卫普通民众的利益。

■ 这就是杨朱学派思想的第三个意义:别把小民不当人。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不要动不动就以“国家天下”的名义,任意侵犯和剥夺人民群众个人的权利。

□ 这个思想真是太了不起了!

■ 是的。杨朱的“一毛不拔”,甚至可以看做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权宣言》。

实现“天下为公”,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

□ 不过,我还是有问题。

■ 请问!

□ 如果杨朱没说“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他的思想还值得肯定吗?

■ 当然。

□ 那么,他主张的“毫不利人”,难道就没有自私之嫌吗?

■ 表面上自私,实际上无私。

□ 此话怎讲?

■ 第一,杨朱虽然“毫不利人”,却也“毫不损人”。不但不“损人”,就连“损物”都反对。杨朱说,智慧之所以可贵,就因为保护自己;武力之所以可鄙,就因为侵犯别人,包括侵犯小动物和自然界(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这意思再清楚不过——杨朱反对一切侵犯和占有!这能说是“自私自利”吗?

□ 第二呢?

■ 第二,杨朱虽然“一毛不拔”,却并非只为自己,而是主张所有的人都不拔。你也“一毛不拔”,我也“一毛不拔”,大家都“一毛不拔”,这至少也是平等。

□ 哈!杨朱和墨子一样,也讲平等?

■ 也讲。只不过墨子是平等的“无私奉献”,杨朱是平等的“一毛不拔”。

□ 你更赞成谁?

■ 我更赞成杨朱。

□ 为什么?

■ 因为杨朱的平等更彻底。他不但主张人与人应该平等,还主张个人与社会也应该平等。在他看来,牺牲个人来满足社会(损一毫利天下),不对;牺牲社会来满足个人(悉天下奉一身),也不对。社会与个人,谁也不能损害谁。

□ 所以,杨朱绝不会损害别人,也不会损害社会?

■ 他连自然界和小动物都不愿意损害,怎么会损害别人,损害社会?同样,他也不会侵犯别人,占有别人的财产。这种占有,在杨朱那里,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横私”。横,就是蛮横;私,就是私有。蛮横地私自占有,那就是“霸占”。这是杨朱坚决反对的。

□ 杨朱为什么这样主张?

■ 因为在他看来,自然、社会、他人,都不是自己的。不但动物和自然物不是(物非我有也),就连自己的生命和身体,也原本不是(身非我有也)。只不过,既然已经有了生命,有了身体,就只能保全它(既生,不得不全之),也只能利用动物和自然(既有,不得而去之)。但是,你不能认为这就是你该得的,不能蛮不讲理地占有它。如果蛮不讲理地占有它,用杨朱的话说,就叫“横私天下之身,横私天下之物”。

□ 身体、财产、物质,不是我们的,那是谁的?

■ 天下的。或者说,自然界和全社会的。

□ 不能私自占有,又该怎么办?

■ 还给社会,还给自然,还给世界,叫做“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也就是把原本属于天下的,重新变成全世界、全社会、普天之下的共同所有。

□ 天下为公?

■ 正是。在杨朱看来,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道德完善的“至人”才能做到。

□ 主张“一毛不拔”的杨朱,也主张“天下为公”?

■ 而且,杨朱的“天下”范围更大,不仅包括全人类,还包括自然界和小动物。这就比墨子还要彻底。他的“一毛不拔”也一样。全人类、全世界,统统都“一毛不拔”。

□ 难道杨朱的主张,竟然是既要“天下为公”,又要“一毛不拔”?

■ 这才是对杨朱思想完整而全面的表述。

□ 这怎么可能呢?

■ 是不大可能,是很难做到。杨朱思想最终难以被人接受,原因之一就在这里。然而杨朱的深刻之处,却也在这里。这就是——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不能以牺牲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为代价。因为“天下人的幸福”,是由每个人的幸福构成的,是天下所有人幸福的总和。如果每个人都不幸福,却说天下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靠得住吗?如果说为了天下人的幸福,必须每个人都不幸福,都做牺牲,那样的“幸福”,又要他干什么?

□ 对不起,我还是有些想不通。难道“无私奉献”是不对的?

■ 无私奉献当然崇高而伟大。作为个人,你完全可以这样做。如果你真诚地这么做了,我将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要求别人,要求所有人都这么做,那我们就只能说,对不起,你不能这么要求,也没有权力这么要求。或者说,你可以提倡,不能强迫。因为一旦强迫,就违背了追求全人类共同幸福的初衷。相反,只有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受伤害,每个人的利益都不受损害,天下才能大治,也才叫大治,这就叫“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 这是杨朱的观点?

■ 也是老子和庄子的观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