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母亲的精彩生活(2)

食色男女 作者:戴军


 

2000年的某一天,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军军,我要离婚。

我着实又吓了一大跳。怎么突然来这么一下,一点预兆都没有。

我尝试劝她:是否吵架了?夫妻生活,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不要说气话了。

母亲的态度非常坚决:不!我忍了很久了,我不愿意再这么没原则地伺候一个人了。

母亲的脾气我是清楚的,她决定的事情我是反对不了的。

这一两年,母亲狠狠地生了几场病,陈叔叔永远不在身边,都是母亲的朋友照顾过来的。而且他也享受惯了母亲的勤快,家,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了一个酒店式的公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难怪她觉得心寒了。但我没想到母亲做事那么坚决。

我说:真的这么严重吗?母亲说:是!我提出离婚,他问我要几万块钱,如果十年的感情用钱买得到的话,这个人我不要了!

我急了:他吃你的,用你的,住你的,凭什么还要给他钱?

母亲也急了:你给不给吧?

我说:给、给、给!

终于,一天的午夜,母亲打电话给我,电话里的声音在哭泣。我吓坏了,就听母亲哽咽着说:

军军,十年了,我曾经爱过这个人。听上去有点文艺腔,我觉得毛骨悚然。但我转念一想,母亲要用多大的勇气才能走出这一步啊。

母亲又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

但她突然变得快乐起来。因为我买的房子在鲁迅公园的边上,不用跟着陈叔叔跑温州以后,她就在每天早上去公园学跳舞。

我给她备了手机,三天两头,她会在电话里向我汇报学习成绩,我觉得她很快乐。

再见到她,黑了、瘦了,以前穿不下的衣服又能穿了,而且有型了。

她开始结交一群一群的朋友,家里俨然成了一个俱乐部,她充分地展示她精湛的厨艺。

有一天,她跟我说:她找到一个高中时的同学,那同学姓汪,中学毕业就出国了,在南美、日本生活了许多年,现在他们做了舞搭子。

我觉得她很神奇。

这以后,我就经常见到这位汪叔叔。我还发现母亲在跟他学做日本料理,学说日语。

母亲的理由是:我们准备找时间去日本旅游,就算他做导游我也得会简单地说上几句。

有一次,我打了两天母亲的电话都找她不着。我都快疯了,当时就想买张机票飞回上海。终于,第三天电话通了,家里一堆人在打麻将,母亲说:哈哈,我们一大帮人去新安江玩去了,手机没电了。过两天我们还说好了去海南岛呢。

我说:老妈,去哪里随便,但能否让我知道你在哪里啊?

她说:知道了,知道了,挂了啊。

这以后,她就经常来南京看我录节目。我让她在选手比赛时和我们的嘉宾坐在一起,嘉宾前面都有灯,选手若唱得不好就可以亮灯。

当一号选手唱到一半时,嘉宾前面的灯就亮了。我问他为什么亮灯?

他很委屈地说:是你妈摁亮的。

全场哗然。我问我妈:是她唱到哪里你觉得无法忍受了?

我妈说:我觉得她长得很可爱,所以就亮灯了。

我妈有次给我来电话,我问她有什么事,她说你等等。然后,电话里传出一个女孩的声音:喂?你是戴军吗?你妈妈在我们餐厅吃饭呢。然后听到一群女孩的笑声。

我说:哦,你好,你把电话给我妈吧。

然后就听到我妈哈哈的笑声,说:他们服务员都想听听你的声音。

再晕!

我回上海,我妈说中午吃大闸蟹。我说:好啊,好啊。

过一会儿,我妈就带着几个穿得整整齐齐的大人小孩进来,说:我没骗你们吧,我儿子回来了,你们不是要和他合影吗?来,来,来。

我们高高兴兴地合完影,然后再看我小时候的相片。

等他们走后,我问:这都是谁啊?

我妈说:卖大闸蟹的,都是江苏来的,特别喜欢你,帮我把市场上最好的都给你挑出来了。

还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路过上海,约母亲在南京路见面。

到了人流熙来攘往的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朋友们说:这么多人,去哪找啊。

我说:你们注意看着,最时髦的那个就是了。

然后,大家搜寻了一下,一起指着百步开外的一位女士说:那一定是你妈!

那果然是我妈,站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她穿着一件改良的黑色旗袍,领子以下是黑色的镂空纱,大波浪的头发掩映着化了一点淡妆的脸,架了一副大墨镜,挎着一个小包,手上还持着一柄小折扇,轻轻摆动着。

活脱脱就是一个阮玲玉站在那里。

最近,母亲的交谊舞水平突飞猛进,她和汪叔叔搭档参加上海市的比赛,竟然在老年组拿了个北京平四舞的冠军,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然后,母亲打电话给我,她要去抚顺参加全国比赛,询问我的意见如何。我说:去,去,拿个奖回来。

母亲说:什么奖不奖的,主要是去玩。

他们两个代表上海在老年组拿了个二等奖。然后,他们果然玩了一路,从抚顺到沈阳,再从大连玩到烟台、青岛。

这就是我神奇的母亲。

前段日子,汪叔叔被车撞了,锁骨骨折。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他在上海没人照顾,我就让他住我们家了,至少每天还能吃点好的喝点热汤,你没意见吧?

没有,没有。我很快地回答。

我写这篇文字就是要告诉天下所有的母亲,其实命运和幸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如果说,你的前半生贡献给了你的事业、家庭和孩子,那么,从今天起,你就为自己,再好好地活一次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