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 上高侍郎[唐]高蟾(1)

千年霜月千家诗 作者:江湖夜雨


21上高侍郎[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①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①碧桃:重瓣的桃花,相传为仙人所种。

这首诗的原题为《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此处给简化了,由此可见《千家诗》“少儿读物”的某些特征。诗题简化后,对儿童或学识浅的人来说,易读了些,但有个坏处,就是掉失了不少信息。如本诗改题后,不能一眼就看出这是高蟾应试不中后给住在长安永崇坊(大雁塔正北不远)里的高侍郎所写的自荐诗。

高蟾是晚唐诗人,他家境贫寒,但笔下气势雄伟,倜傥不凡。为人甚有侠气——“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他连考了十年,也没有考中,曾自叹:“颜色如花命如花。”

这首诗写于又一次榜上无名之后,诗题中的“高侍郎”,《千家诗》旧书注为高骈,错。高骈从未主持过科举“工作”,而且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这样的时候,高骈正在成都杀人呢,根本没在长安。《唐才子传》作“马侍郎”,我们知道,草体的“高”和“马”二字相近,发生形讹的现象并不稀奇。至于到底是姓“高”还是姓“马”,如今已难以查考。

晚唐科举日渐腐败,于是形成必须要有权贵举荐才能高中的现象。一般的寒门子弟,想要金榜题名,已是越来越难。其实在盛唐时,王维不也是陪玉真公主弹琴喝酒后才换得“解头”吗?

杜牧也是由太学博士吴武陵极力向主考官崔郾推荐后才高中的。当时有好多人嫉妒得眼发红,纷纷找崔郾说杜牧的坏话,说他“不拘细行”——道德品质不合格。崔郾道:“已许吴君,牧虽屠沽,不能易也。”意思说,我早许诺人家了,就算杜牧是杀猪的,也得让他当第五名。当然杜牧绝非杀猪的粗人,就是当状元也完全够格。

还有一个叫卢储的学子,被尚书李翱的女儿看中,李翱溺爱女儿,于是将他点为状元,并招为爱婿。奇怪,这样真实的浪漫故事,怎么没有人写成戏文呢?

但浪漫的故事总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好运气的没有这样多,而且这些人的身世也都相当高贵:王维是太原王氏名门,杜牧的祖父是前朝重臣,表兄是当朝驸马,卢储也是“海内四姓”之一的范阳卢氏。唐代末年,曲江的杏花宴,越来越成为名门子弟预订的酒席。普通的寒门士子们送的“行卷”很多根本到不了贵人的案上,据说主考官府上看门的老媪根本不买灯烛,每晚就用这些“行卷”的卷轴点火,多少心血凝成的文字就这样无望地化为灰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