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6~8个月宝宝的互动游戏(20)

和宝宝一起做的游戏大全 作者:药志胜


,这个时候再给他(她)一个玩具,宝宝会扔掉手中的去拿新的。妈妈将宝宝扔掉的玩具收走,使他(她)不敢再扔,于是他(她)会把手中的玩具放在胳膊上抱着,再去拿一个。

4、胳膊抱不住玩具,宝宝会用尝试多种办法,最后学会将左手拿的玩具放下,将右手拿的玩具传到左手,再伸右手去取第三个。

游戏互动:

宝宝拿着玩具对敲的时候,大人要作出高兴的样子。当宝宝思考如何拿起更多的玩具时,大人可以在一旁提点,或者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宝宝,这些都会成为宝宝思考的动力。如果宝宝学会了传手,那么记得夸奖宝宝聪明,宝宝会热衷于拿起更多的玩具。

于博士温馨提示:

传手是手技巧再进步、双手协调的标志。大人应该多训练宝宝一些传手的技巧,这有利于宝宝的双手协调性。

妈妈须知:

精细运动和人类的操作、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常言说“心灵手巧”,也就是说,手的运动会促进宝宝言语能力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宝宝一生各项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

一个一个把门出

游戏目的:

促进宝宝对声音的认识,让宝宝养成听儿歌的习惯。

游戏步骤:

1、妈妈坐在椅子上,将宝宝放在膝盖上,轻轻抖动双腿,还可以不时转动,让宝宝面对不同的方向。

2、将他从左向右、从前向后倾斜,最后让他(她)坐直身子。

3、一边做这些游戏,一边对他(她)唱儿歌:爸爸、妈妈、大头叔,一个一个把门出,妈妈跌一跤,爸爸跌一跤,只有大头叔没事儿,大步流星往前走,大步流星往前走,往前走。

游戏互动:

宝宝的视野随着妈妈的转动而变化,他(她)会以为这是随着儿歌而变化的,从而会留意儿歌。虽然宝宝还听不大懂,但是“爸爸”“妈妈”他(她)还是可以听懂的,看到妈妈高兴的表情,他(她)会知道这个儿歌很好听。这样的游戏,有助于宝宝练习长期听儿歌的习惯。

于博士温馨提示:

动作和儿歌串联,更容易让宝宝对语言加深认识。注意宝宝的情绪,只有在宝宝情绪高的时候,才能有最棒的效果。

妈妈须知: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宝宝倾听。常念儿歌能帮助宝宝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小袋鼠跳跳跳

游戏目的:

刺激宝宝的下肢肌肉,让宝宝养成不断进步的习惯。

游戏步骤:

1、在地垫上,妈妈双手抓宝宝腋下,让宝宝光脚着地用力蹬。

2、妈妈可以有节奏地顺着宝宝蹬脚动作向前推进。

3、妈妈在一边推进的时候要一边说,“宝宝学袋鼠跳,跳跳跳”,使下肢肌肉接受触觉刺激。

(插入小袋鼠跳跳跳)

游戏互动:

宝宝一次蹬地可以蹦起很高,他(她)会觉得很兴奋,而且妈妈在一旁的鼓励,对他而言,更是分外有力,于是他(她)会很热衷于蹦跳。但是妈妈要小心,因为这个游戏大人最累,所以当你没有力气时,要跟宝宝商量,休息一下。

于博士温馨提示:

妈妈的动作要轻,不要伤害到宝宝。如果妈妈累了要及时休息,避免力气不济摔到宝宝。

妈妈须知:

运动对于脑部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中脑是最大的受益者。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总部”,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运动扩大了视听范围后,中脑受到的刺激就得以强化;而促进了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的功能“更上一层楼”。

按时睡觉觉

游戏目的: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游戏步骤:

1、每天睡觉时,给宝宝洗个澡,然后跟他(她)一起读几个儿歌。

2、妈妈把床铺好,跟宝宝说:“该睡觉了。”然后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