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经往事》:作者闫红专访(1)

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作者:闫红


闫红:

1975年生人,现为安徽《新安晚报》编辑,安徽文学院签约作家。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作有《误读红楼》、《她们谋生亦谋爱》、《哪一种爱不千疮百孔》等,拥有庞大的白领读者群。

闫红:《诗经》是我们共同灵魂的故乡

1.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诗经》的解读?

闫红:我从年少时就喜欢《诗经》,19岁发表的文章里面,就有关于《诗经?采蘩》的感悟,并不是文化随笔,很生活化的小文章,却跟这首诗能联系起来。

很多年以来《诗经》都是我的枕边书,时不时地随手翻翻,虽说有些字词古奥难懂,但只要有耐心看看注释,就可以轻易地越过了。而翻越过文字的栅栏,进入《诗经》的深处,会发现,远古时代的人的灵魂,与现代人差别并不大,背景换了一下,那些爱恨情愁、贪嗔痴怨,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诗经》里有一句“其室则迩,其人甚远”,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那个韩剧的名字《触不到的恋人》。他的住所就在眼前,他的身影不时飘过,但是,因了某种原因,你总觉得与他隔山隔水,那种咫尺天涯的痛,现代的女子也并不陌生。

《诗经》里有太多的感情元素,跟现代人可以沟通,暗恋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他知道对方不可求,便无所求。执手则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兵荒马乱的时代里,这誓言可以说是一厢情愿,但是这样的誓言,正是下给命运的战书,是眼含热泪咬紧牙关也要向不可知的命运挑战。

还有那首《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为什么这位伊人这么神秘,如此遥远?窃以为,伊人未必在远方,也许就在诗人身边,只是恋爱中人对于“近”的渴求是无限的,所以才会总觉得对方远。

每每读这些诗,都能想起自己身边的,以及看到的、听到的各种感情故事,说起来,《诗经》里的人物与我们相隔千年,但我总觉得每一个我都认识,好像就跟我住在一个巷子里。

所以这本书叫做《诗经往事》,说的是古人的往事,也是我和同时代的人的往事,在某种意义上,《诗经》是我们共同的灵魂的故乡。

2.这本书的主题是以“谈情说爱”为主吗?

闫红:我开始的初衷,是想写一本以爱情为主题的书,因为《诗经》最初打动我的,也是它里面的那些情诗。但是当我真的开始动笔,并因为动笔而开始换一个角度看它时,那些跟爱情无关的诗,倒是给我更多的启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