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诗经往事》:序: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1)

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作者:闫红


书中想要穿越的人,通常都是想去唐宋时候。

他们应该是受了唐诗宋词的诱导,那些晶莹剔透的字句,让人以为,在那些朝代里,只有杏花春雨、草长莺飞,纵然来一场巴山夜雨,同窗下秋池一同涨起的,也是深沉隽永的思念,如果不幸赶上了战乱灾荒,还能激发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生活在别处。唐诗宋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别处,一座明亮的水晶楼阁。我们想象那些年代,一定不会如此时此刻这般平庸,那时候的人,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都是那么纯粹。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会。只是人们写诗的时候,都习惯于忘掉自己是一个吸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让自己的脸上洋溢着哪怕山寨来的神圣光芒。在诗的无尘空间里,肉身是为表达灵魂而存在的。

《诗经》却是一个例外,比如这首《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是指光线逐渐微弱。这是黄昏时候,“暝色入高楼,宿鸟归飞急”,辛劳了整整一天的人们,都有躺下来的愿望,而这个人,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路上。不想家是不可能的,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他也在自问:“胡不归”——我为什么不回去?

答案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人们通常把微君之故的“君”,解释为上司老爷,还有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我觉得这个“君”,是我们有着许多需求的肉身。

灵魂想要回归,想要诗意地栖居,想要高蹈地存在,但肉身要吃饭,要养家糊口,再心不甘情不愿,我们的灵魂还是得为肉身服役,牺牲自己。

因此,念叨“胡不归”的人不知道凡几,被无聊的工作搞得很不耐烦的时候,被变态的上司轻度羞辱的时候,都会戾气陡升,念一句:“TMD,哥们儿不干了!”但是,念归念,第二天还是按时打卡,有序生活,继续正常的一天。

能绝袂而去的,是真正的英雄,比如陶渊明。大多数人是常人,却又无法麻木无感,于是便委屈,便埋怨,以这样一种方式,将耿耿的心结解决。

《诗经》里常有这种怨气。

《小星》:“夙夜在公,寔命不同!”——白天黑夜忙公务,命苦不能怪政府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