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家都在你不在——《郑风·出其东门》(2)

诗经往事: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作者:闫红


诗中的东门,在今河南新郑县,该县西北为河流流经之地,东门成了人们游乐聚会的场所。想象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刚升起的太阳蒸腾出丝丝缕缕的雾气,集市上熙熙攘攘,一个年轻人打这人群中走过,身边不时有花枝招展的女郎结伴而行,他对这一切却熟视无睹:“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那么多美丽的女子,都不是我思念的那一个,只有淡色衣衫的你,能让我有发自内心地喜悦。这般斩钉截铁,一如“这世上原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这一种”,歌者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爱,不会为任何际遇更改。

人活在世间,常常是不自由的,爱情貌似是比较自我的东西,亦受许多东西牵制,俗一点讲,是金钱地位。女明星梁洛施发布她的择偶条件,居然是黑的矮的胖的年纪大的,明眼人一看便知,她说的就是李泽楷。可是,若她遇到一个白的高的瘦的年纪轻的,只要像李泽楷那么有钱,她可能又是另一套标准了。相形之下,倒是张爱玲的《心经》里,那个段绫卿更实在,她说,在一定的范围内,我是人尽可夫的。这个范围,自然跟金钱有关,至于高矮胖瘦,都不是不可以啊。

就是高洁一些的,以相貌性格才华为条件的,岂不也是受到世间的价值观的牵制?总有更美更有才性格更好的,若是以此取舍抉择,那么,手中的爱,就永远处于一种临时状态,时刻等待着被刷新,被出局。

我友许可,是个因为诚实而不免尖刻的人,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逐利之徒,某男也许真的很喜欢某女,可是,若是章子怡对他感兴趣,他没准就会去追章子怡,就算盘算了一下觉得不合算,心里也会蠢动一把。

这话极端了一点,但也实实在在地道出大部分“爱情”的实质:不管所提的条件是什么,终究都是一种权衡。在这种权衡下,被爱者固然很郁闷,爱者其实也挺无趣,他(她)的感情,要由际遇来定,都是命运棋盘上的棋子,自以为不同寻常的爱,说到底,也是层层条件累积的结果,趋近于物理反应而非化学反应。

而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觉,如密码配对,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的这把钥匙,只能开你的锁。“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没有“更好”与备份,只能是你,“非如此不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