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新生儿(1)

宝宝成长百科:0~3岁 作者:于松


1.成长进行时

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方家,来到了陈蓉和方建业的生命中。幸福感淹没了陈蓉,抚平了她的疼痛,方建业更是乐得不知所措,一个劲儿的发表激情宣言:“我当爸爸了!我当爸爸了!” (插入新生儿形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宝宝告别了那个温暖、舒适、安全的水环境,结束了寄生生活,这个已经独立生长的新生命就像春柳上的那点儿新绿的幼芽,即将慢慢的舒展开来,开始演绎让人惊喜的成长经历。

您知道吗?

胎儿的脐带是连接母子的唯一纽带,也是胎儿的“生命带”。胎儿的营养、呼吸、排泄等都是通过脐带借助母体来完成的,没有脐带胎儿就会失去给养也无法新陈代谢。

宝宝出生了,脐带被剪断结扎,他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体,他的体内各系统结构及其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营养供给、呼吸、排泄等生理功能都必须自主完成,生活环境的重大改变给新生儿的生存和发展以严峻的考验。

已经拥有小小循环系统

胎儿生后,脐血管被结扎,肺泡就开始膨胀并通气,卵圆孔功能闭合,新生儿的血液循环,进入了一种新的状态。新生宝宝开始通过自己的循环系统并借助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来完成血液的循环和净化任务。由于独立呼吸的开始,肺部血液循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肺循环血液量明显增加,心跳加快而且不规则(出生7天内,心率一般在85~160次/分之间)。刚出生不久,有的宝宝心脏可能会有杂音,这是因为新生儿动脉导管暂时没有关闭,血液流动发出声音。新生宝宝的血压也较低,以后会逐步升高。

您知道吗?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生后24小时内,心率可能会在每分钟85~145次之间波动;生后一周内,在每分钟100~175次之间波动;生后2周至4周内,在每分钟115~190次之间波动。

有了自主呼吸

新生儿在子宫里的时候,脐带承担胎儿所需氧气的输送和二氧化碳排出任务。宝宝降生后,脐带从他利用口鼻进行的第一次呼吸开始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停止了搏动,宝宝必须靠自己来获得所需的大量氧气。新生儿出生后,大多数均能很快地建立起自主呼吸,出生后1分钟还没有建立自主呼吸的宝宝极可能会有健康问题。如果出生后5分钟还未开始呼吸,宝宝将会因脑缺氧而导致大脑严重受损,可能出现诸如脑性瘫痪等各种后遗症。

婴儿最初的呼吸既快又浅,有时会伴有咳嗽、喷嚏,这并不是什么毛病,是帮助清除肺部、气管等呼吸道内的羊水和粘液。

消化系统已初具规模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够适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宝宝生来就有吸吮反射,而且吞咽功能也已发育完善,只需妈妈准备充足的乳汁,宝宝就可以美美地吸吮乳汁了。新生宝宝的消化能力已经很不错了,他的消化道能分泌足够的消化酶:凝乳酶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解脂酶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可是,新生儿咽-食管的括约肌,在吞咽时还不会关闭,食管不蠕动,食管下部的括约肌也不关闭,因此,宝宝吃奶后容易溢乳。

您知道吗?

新生儿肠壁有较大的通透性,利于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母乳喂养的宝宝,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较牛乳喂养的要高;而母乳以外的蛋白质通过肠壁,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如牛乳、豆乳等的蛋白质过敏反应。从中更可见母乳喂养的优势。

依靠体温调节来适应新环境

胎儿在母体中时的生活环境是恒温的,羊水的温度与自己的体温很接近,不需要调节体温,对温度的变化反应迟钝。出生后,所处环境温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适应外界的气温变化成了宝宝适应新环境的重要任务,这样,宝宝务必得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来保持自身体温的恒定。这种体温调节能力对婴儿的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在皮下等部位形成和积累了棕色脂肪,这些脂肪在参与婴儿的体温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