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节:京城风波起(2)

天局 作者:笑颜


黄湛不是怀疑,而是早在与谭啸见面之前就已经知道,那个设计骗取黄金荣白玉金佛的陆伯奇就是谭啸,这事听上去不可思议,说穿了其实一点也不玄妙。

谭啸没有猜错:黄湛出身洪门,不仅是革命党,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武昌三杰”之一。当日两人分别之时,谭啸存着知恩图报的心思留下了自己的联络方法。对黄湛来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是从没想过挟恩求报的,谁知不久之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却刚好需要一位智勇双全、胆识过人,且要绝对可靠的生面孔去做,思来想去,黄湛想起了谭啸。

说起来洪门中豪侠无数,革命党里亦是英雄盈目,黄湛为什么偏偏就想到了谭啸呢?只因为二人抵足夜谈时,谭啸无意中言及自己师承祁门。在谭啸想来,祁门数百年来在江湖上默默无闻,当今世上听说过祁门的人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也绝不夸张,他做梦都没想过,黄湛便是其中之一。

祁门行事虽然极尽隐秘之能,却也并非如同谭啸所以为的那般无名,黄湛不光听说过祁门的名号,甚至还听过几件旧时祁门弟子的传奇轶事。

再没有什么人比祁门弟子更加适合做这件事!

于是黄湛按照谭啸留下的方式发出了约见的讯息,一等数日不见回复,就在黄湛以为此事无望之际,他接到了谭啸应邀的回信,更加凑巧的是,黄湛取道淞沪北上京师,竟然在上海偶然发现了谭啸的行踪!

黄湛大喜之下就想派人与谭啸联系,转念想起了他的身份就多了个心眼儿,唯恐他正在做什么大生意被自己不小心搅了局,于是暗中派人侧面打听了一番,果不其然查出此时的谭啸用了个假名“陆伯奇”。

再等到他收到黄金荣被骗,青帮通缉一个名叫“陆伯奇”的青年人的消息,立刻想通了其中的奥妙,一方面佩服谭啸的胆量和智谋,同时也越发坚定了此事非谭啸不可的信念。

看出来谭啸眼底隐藏的怀疑,黄湛怕他误会,不敢再开玩笑,连忙将其中内情扼要地讲了一遍。

谭啸半晌无语,唯能祈祷这种巧合切莫再次发生。

“不知清江兄急召小弟前来所为何事?”谭啸在心中感慨了几句,对黄湛坦诚身份的胆色和对他的信任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感动,这就等于黄湛亲手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谭啸的手里。

黄金荣为谭啸开出的花红是五千现大洋,而袁世凯对黄湛的悬赏更多了十倍不止。

黄湛一直在默默地观察着谭啸的神情变化,他对自己识人的能力还是颇有自信的,秉持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想法,他没有丝毫隐瞒自己的身份,实际上也是对谭啸的一次考验。

他对祁门这个行事隐秘的骗门了解并不多,只听说祁门的门规严厉,有“四谨四绝”的训诫,做的虽然是骗行,却不忘孝义礼信,取不义之财,救济黎民百姓,援助江湖同道。谭啸一开口,黄湛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自己果真没看错人。

黄湛终于点燃了那根被他揉搓得皱巴巴的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良久才缓缓喷出一道青蓝色的烟气,明亮的眼睛穿透袅袅的烟雾注视着谭啸:“亮声,你我相识不久,却是极为相投的,我也就不转弯抹角。如今国势危急,民众遭难,袁世凯借‘共和’之名行独裁之事,各国列强又对我华夏大地虎视眈眈,国家危难之际,但有良知者绝不会袖手旁观!”

谭啸仿佛入定的老僧,静静地听着,神情一点变化也没有,黄湛讲完后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良久,想要从他的脸上寻找出他内心的想法,结果却失望了。

沉默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两人,房间内的死寂与一窗之隔的嘈杂恍如隔世,墙角一人多高的立钟钟摆仿佛一个原地踏步的士兵,发出单调的“滴答”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却又好像停滞不前。

黄湛的话虽然说得委婉,可谭啸是何等聪明的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岂会听不出他的招揽之意?从内心而言,谭啸对那些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革命党充满了敬佩,然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亲身经历却让他对所谓的民国感到怀疑。清帝逊位前,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民不聊生,等到民国了,皇帝退位换了位袁大总统,结果呢,贪官们不过换个名字继续搜刮民脂民膏,各地战乱不断,黎民百姓依旧生活在水火之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