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双拼组合(1)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 作者:秋原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专业高等教育一直存在门派和代差的特色,譬如1978年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的那一批人就是著名的“第五代”。甭管是1982年毕业的“第五代”,还是今天的陆川、贾樟柯和宁浩,他们在学校里认识到的和掌握到的,或者说被灌输到头脑里的,从一开始就纯粹是艺术电影的套路。他们在校时的作品都是本着学术教研的态度去完成的,带有浓厚的文艺探索色彩。判断这些作品的价值,在校园里是靠老师的认可和评分,在社会上和行业内就是能拿到多少有分量的奖项。即使到了如今这个商业势力大肆渗入电影产业的时代,北影的教学态度依然是在这种传统肃然的纯学术精神支配下--只谈艺术,不谈商业。

学院派最为津津乐道的成功方式是拍一部艺术电影,然后拿去参加国内和国外的电影节,力争拿到一个重量级的奖项,这也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张艺谋和陈凯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走过的成功之路。他们的成功促使后来者纷纷投入了对相同电影创作方式的追逐。因而长久以来,戛纳、柏林和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的长片竞赛单元,就是笼罩在年轻的学院派电影人心头的阴影,对“一夜扬名”和“载誉归来”过分的痴求,蒙蔽了这些人原本敏捷的头脑和锐利的目光。

冯小刚的思路与学院派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这种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是他不想追求,而是他压根儿就不具备追求的条件--一个“野路子”出身的电影导演,其作品在诞生之初就饱受诸如“不专业”之类的抨击,更不可能从上级管理部门获得合法出国参加海外电影节的名额。因而学院派憧憬的这条成功大道,他从一开始就走不通。既然如此,市场和票房就成了他不多的可以周旋的余地了。

在影视圈,存在着一些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比如说运气和机会,这两点一直发挥着非常微妙的作用。“时来运转”这四个字在圈里是很容易被人接纳的金玉良言,经常被拿来解释某种发迹的根源,也经常被当做某时处于逆境下的劝慰。在这个圈子里,很多怀有幻想和强烈抱负的从业者,都期盼着这个非常抽象的成语驾临到自己头上,因而这些年的影视圈里,诸如算命、改名和皈依某种宗教的风气越来越盛行,究其本因,与此颇有关联。

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平时除了以“善恶有报”为心理寄托外,从不为自己竖立任何精神偶像。通过交往和观察,我相信冯小刚也是个无神论者。俗话说,欲天助,先自助。冯在1997年岁末的一鸣惊人,其中既有偶然性,也有条件成熟、关系可靠、市场反应积极等等稳妥的客观因素的保证。至少在对待电影的态度和对自身定位的考虑这两点上,冯小刚这个无门无派的“野人”的想法跟学院派比起来,既是稀少的和另类的,也是务实的和理智的--写完这句话,我不禁觉得有些可笑:这算是对前者的肯定呢,还是对后者的讽刺呢……

冯小刚一开始就以商业片导演的名分扎进了电影圈。如上所述,起因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制约而采取的迫不得已之举。然而就在不经意之间,他这股“狗怂”劲头开创了中国电影商业化(或者说产业化)历程上一条崭新的路线,发展到今天,这条路线已然拓展成宽阔且流畅的坦途。如果说,当年《甲方乙方》单片的市场成功可以用诸如“运气”去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那么从1997年到1999年,冯的贺岁片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当年国产电影年度票房冠军,这一连串事实能都是“偶然”造成的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