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华谊兄弟的“三七岁”(7)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 作者:秋原


除2002年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冯小刚必要的休养期之外,从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他在这一阶段内,基本保持了一年一部电影的创作速度。一位导演长签于一家影视公司、与制片人(方)长期固定的合作模式,也表现出其商业运作上的明显优势--长签在一家公司旗下的导演在影片前期筹备过程中,可以一心投入到“导演”的专职工作中,不必再兼顾制片、统筹等这些“分外”的工作了。

确切地说,这种“制片人+导演”的固定捆绑模式,在国内最早出现的强力组合是新画面公司的老总张伟平和导演张艺谋,华谊兄弟的王忠军和冯小刚也是后来者和效仿者。这种合作模式带来的优势,在2001-2006年间体现得尤其明显。张艺谋导演在这一时期内,曾有过三年连续创作三部作品的高产期(2004-2006年),已经可以追赶上冯小刚在1997-2001年的创作密度了。这也使得新画面和华谊兄弟成为中国电影进入商业化道路以来,业内两个最为积极和正面的典型事例。尽管没有谁对此做过总结和概括,但自2005年之后,这类合作方式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界纷纷效仿的对象了:中影集团韩三平搭配陈凯歌、韩三平搭配宁浩,保利博纳于冬搭配姜文……就在我动笔撰写本章节的过程中,又传出了湖南电广集团欲长签陈凯歌导演的消息。随着中国电影业整体的扩展,这种合作方式此后还将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对于冯小刚来说,2004年是他以“导演”身份完成自身一次“质变”的标志性的一年。就影片题材来看,他在这四年当中拍摄的三部作品依然还是喜剧片。其中,《手机》与其说是喜剧,还不如说是带有人文反思精神的感情伦理电影。而以前长期出现的“南冷北热”的票房局限问题,在该片于2003年末的贺岁档上映后也基本消失了。

若是单以票房数字为判断标准,那么“野路子”出身的冯小刚在彼时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有“学院派”背景的同行们,成为仅次于张艺谋的内地第二号商业电影导演。在中国电影全盘向商业化道路迈进的2002-2004年,这点体现出来的意义就尤其重要。用一句玩笑话来对此做个概括:2004年末到2005年初的冯小刚非常的“二”,在中国电影这个小世界内,他也是成就感和幸福感最强烈的“天下第一‘二’”了。

而对于华谊兄弟公司或者王氏兄弟来讲,虽然还不能断言他们在同时期内也发生了可以达到“质”一级层次的变化,但无论是中国电影市场这个大环境还是华谊兄弟公司自身,都在产生着令人感到欣喜和鼓舞的变化。

首先,华谊兄弟在2003-2004年确立了两大可赢利经营业务:影视剧产品的制作与发行,艺人经纪代理。直到今天,这两项业务依然是公司最基本的和业绩最有保证的核心事业。

其次,王忠军为公司设计了未来五年的蓝图。2005-2009年,华谊兄弟的商业路线;在娱乐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冯小刚在第一个五年长约里要拍摄五部作品的时间和产量要求;公司谋求上市的计划;对涉足院线放映环节的尝试,等等,都是在2005年前的蓝图上已经规划过的。

当时,王忠军最早的上市目标并不是国内,而是希望华谊兄弟能成为一支港股。就在2004年年末,公司接受了有港资李嘉诚家族财团背景的TOM集团入股,其中就有这方面的盘算。此后不久,国家针对影视制作行业颁布了相关政策,里面出现的一些限制性条款,导致“去香港上市”这个目标突然难产。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在2005年后的一枝独大和诸位“老华谊兄弟”在此后几年内的相继注销,也是受到这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今华谊兄弟得以如愿登陆创业板,在某种意义上讲,实在是一个要用“峰回路转”和“柳暗花明”去形容的机缘巧合……

华谊兄弟独立主动的营销工作也从2003年获得电影发行许可证之后开始启动了。这里面既包括国内发行、广告、版权与音像产品拍卖等收入,也包括海外发行这块非常诱人的业务。其中“海外发行”一项,最早是通过和香港寰亚的合作为突破口,从与内地联系最密切的香港开始做起的;发行方式也从一个地区的保底发行逐渐变化到2005年之后的全球分账。除电影院这一放映实体尚未涉足外,到2004年末,华谊兄弟在电影产业链中的布局雏形已经基本完成。由此可见,今天公司相对成熟完善的运营模式,也是在五年前就确立的。

经过2002年的短暂调整和2003-2004两年的经营,王氏兄弟确定了公司此后的发展路线和目标,为今天的成功标下一个位置清晰、准确的初始点。这也是我在前文中一定要把2004年从华谊兄弟的发展史中单独提出来,以大量笔墨着重分析,并冠之以“元年”的关键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