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管理者在短期内抱怨下级素质不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几年下来还抱怨下级的素质或水平不够,就是不正确的!要你这个管理者的目的,不就是不断地提高下级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吗?否则,要你这个管理者干什么?
你必须找到方法,找到提高下级素质的方法,你必须找到让下级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这就是管理!
052.误区:用管理骆驼的方法管理兔子
为什么那么多管理理论都远水不解近渴?为什么那些书上的话是对的,可一用往往是错的?
因为用管理骆驼的方法管理兔子了!
广泛流行的管理理论,是西方跨国企业成功的经验总结。那些企业很大,如果说它们是体格庞大的骆驼的话,中国的企业充其量是一只兔子。
比如:波音、通用、沃尔玛、宝洁、雀巢等,他们这些企业无论从资产还是销售规模往往是中国普通企业的数百、数千甚至数万倍。
这些巨型跨国企业已经足够大,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在未来十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他们的经验尽管是正确的,但对我们目前的中国企业而言,与他们的条件完全不同直接导致那些经验不适用。
骆驼和兔子有两个本质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是骆驼骨架大,前进需要稳健,不能跑得太快,太快就散架了。而兔子比较小,速度是其生命特征,前进需要奔跑和灵活。
所以跨国企业谈战略管理、谈品牌、谈沟通。因为跨语言的管理当然要讲沟通。
而兔子的基本素质就是要速度,速度是兔子的基本生命特征。
中国一些优秀企业都是十年来成长上千倍,甚至上万倍。这些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是中国市场上奔跑得最快的一批兔子。
骆驼和兔子的另一个本质不同在于,骆驼有驼峰,有足够的储存,骆驼可以七天不喝不吃,照样可以穿过沙漠到达目的地。而兔子不行,兔子必须一边跑,一边找到吃的和喝的,否则很快就会饿死、渴死或累死。
所以西方跨国企业谈大投入大产出,谈先用数年建立品牌的运作策略,他们往往把数年的亏损作为实现占有中国市场抱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