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商人出世(2)

商贾智慧 作者:李晓


这些人,当然都是有钱人。但是,司马迁为他们树碑立传,并不是在搞一个司马迁版的“胡润富豪排行榜”,不是说谁的钱多,谁就是老大。谁钱最多,谁就最牛。司马迁的见地可没有如此浅薄。

能够被司马迁树碑立传的富豪们,可不是光有钱就行,还必须符合司马迁的条件。司马迁自己写了一篇《太史公自序》,就是《史记》的最后一篇,他说,他写作《货殖列传》的出发点,有五句话,就是:“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这五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这就是司马迁为商人树碑立传的条件。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布衣匹夫之人”。意思是说,这些靠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赚了钱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当官的。至少,他们在搞经营赚钱的时候身份上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在朝官员。也就是说,他们赚钱靠的是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是政治权力,也不是搞什么权钱交易。这是第一个条件。

其次,是“不害于政,不妨百姓”。意思是这些人赚钱,靠的是合法经营,不是靠违法乱纪、违背国家法律制度,或者损害国家利益。这些人赚钱,不坑害老百姓,不搞什么假冒伪劣或是坑蒙拐骗,损害社会大众。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钱来路很正。

第三,是“智者有采焉”。意思是这些人的经营之道、他们的赚钱办法,值得后来者学习,能够对于后世之人,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这几个方面,就是司马迁为工商业富豪们树碑立传的条件。也就是说,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工商业者,才有资格被司马迁载入史册,才有可能名垂青史,千古留名。

看过《史记》的朋友都知道,《史记》里面笔墨最多的当然是王侯将相之类的大人物,而专门写工商业者的《货殖列传》,在其中只占一小部分,并且是从后面倒着数的第二篇。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小部分!因为,在司马迁之前,专门为工商业者树碑立传的历史书籍从来就没有过。司马迁写的《货殖列传》是开天辟地头一桩。司马迁之后呢?在二十四史中,除了班固写的《汉书》模仿司马迁的写法有一篇《货殖传》之外,再也找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树碑立传的历史文献了。几乎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也可见司马迁的卓越之处。

一部二十四史,除了《史记》、《汉书》外,其他的几乎全部都是王侯将相的天下,再也没有工商业者的位置了。我们今天真应该感谢司马迁,如果不是《史记》,古代那些成功企业家的故事,我们是无从知晓的。

其实,除了《货殖列传》以外,司马迁还在《史记》的其他部分,谈到了众多的工商业者。通过这些篇章,司马迁为我们留下了一系列饶有趣味的工商业故事,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发人深省的工商业者的传奇。

二 、商贾传奇

司马氏的笔下记录了许多商人传奇。比如本章开头我们提到的秦始皇隆重接待寡妇清的故事。

寡妇清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女企业家。她的老家,在现在重庆市涪陵县一带。寡妇清是一个寡妇,但她却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而是一个才能卓越的女强人。大概一般的男人不能入她的眼(那时候贞洁观念还没有根深蒂固),丈夫死后她一直没有再结婚,一直保持着寡妇的身份,所以司马迁称她为“寡妇清”。又因为重庆在古代属于巴国之地,所以又称她为“巴寡妇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