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们大都圆了父辈们未能圆的大学梦,但幸运常常蕴藏着不幸的种子,四年后的我们却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悲剧的身影成了这一残酷现实的缩影,不是一毕业就失业,就是每月拿着微薄的薪水。当权衡一番,花了父母那么多的血汗钱啥也没学会,最后还不如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同龄人混得好,于是开始深深后悔当初上了大学。
80后的这种悲剧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心态、高校的教学质量不无关系,也与家长过高的期望有关。中国人千百年来崇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上一代人曾有意无意地给我们灌输考上大学就高枕无忧的意识,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出路,哪怕砸锅卖铁、借债也心甘,使我们对读大学的期望过高,进入大学校门就等于完全解放了,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在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中变得放纵、怠慢、懒散起来。
更多的大学生压根儿整天不读书,当你随便找一个在校大学生攀谈,问他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喜欢哪个作家的作品时,他可能说:“都什么年头了,还看书干什么?”这样的回答让你目瞪口呆,觉得不可思议,热爱读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图书馆门前的长队,只是这种情况更多的时候发生在期末考试前的突击时刻……在浑浑噩噩中荒废了美好的大学时光,结果鲤鱼跳过龙门之后并没有像父辈期望的那样变成龙,毕业后依然是条“归来伴凡鱼”的“黄河三尺鲤”。
有一首打油诗可谓是很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上课一排全睡,反恐如痴如醉,传奇不知疲惫,短信发到欠费,抽烟搓麻全会,白酒两瓶不醉,逃课成群结队,大学生活万岁!”
他们有钱有闲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或者同时挂着几个QQ以不同的身份同一大帮人聊天;有时间和宿舍的同学比“睡功”;我们经常见到精神空虚的“天之骄子”出入网吧、歌厅、酒吧等不该他们出入的地方;他们有钱吃喝玩乐,有条件同居,购置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脑,用物质填补精神空虚,结果物质和精神更空虚,掉入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
近来网上流传了一段很搞笑的段子讽刺现在的大学生活:猪等于吃饭加睡觉;大学生等于吃饭加睡觉加谈恋爱,所以就有:大学生等于会恋爱的猪。
四年大学结束时,以往“吃喝嫖赌抽”神仙般的生活结束了,留给大多数大学生的是茫然,对未来的茫然,精神和物质上空空如也,工作没有了着落,后悔大学白上了。
其实,读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不应该后悔的事!假如真的有人后悔了,也绝不应该是后悔上了大学,而是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在大学几年里把该学好的事情学好,后悔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后悔没有学到应对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工作的能力!
12年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上一所好的大学。我们抱着必胜的决心一路走来,即使身边有不少人倒下,而我们却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因为我们有目标!
后来我们来到大学,这一最高学府——目标达成了。“接下来我要干什么呢?”不少人被这样的问题问倒了。是呀,来到传说中的象牙塔,我们要如何面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