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贫客玩天涯(6)

贫客怎么玩 作者:西邪


 

此院非彼院,此乃佛教寺院、道教观院、宗祀庙堂等等。“寺”是中国对佛教建筑的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庵,是尼姑居住的寺庙;石窟,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还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在道教中,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称为“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庙宇称为“宫”,道教建筑也称为“宫”。其他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在民间,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还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啰唆了这么多,小生只是想说,这寺庙文化大有乾坤,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授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当之无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

如此,知道过院在玩家看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了吧?

许多庙宇择建于名山胜地,而且祭祀的都是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每座庙宇都有其历史渊源、传说和典故。信步在这悠久的宗教文化遗产中,细品名人和书法家的手笔,惊叹于古人智慧的结晶。以三原城隍庙为例,可谓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本人一直是唯物主义者,但喜欢往这些地方跑,原因已细表过,但不得不再强调一遍:庙宇的建筑,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城隍庙古建筑群以均衡对称的正统方式,把楼、殿、廊、庑亭等40多个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全部建筑琉璃盖顶、雕梁画栋、结构严谨、肃穆壮观。山门前歇山一字形水磨砖影壁,高十余米,中间镶嵌有透雕的“鲤鱼跳龙门”。影壁前铸有2万余斤重的一对铁旗杆,铁龙缠绕、气宇轩昂。山门东西八字墙上有“苍龙训子”和“鱼龙变化”的砖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正门前建造一座12米高的歇山牌坊,坊额上书“威灵昭应祠”,坊上木雕“龙戏珠”、“凤还巢”、“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给人以博大雄浑之感。牌坊北面是城隍庙山门,高15米,又称“八卦悬顶无梁门”,因无梁檩,由十根明柱支撑,因在悬柱和八组斗拱方位上雕绘着太极图和八卦符号而得名。大门通内的中轴线上,有三米宽青石路贯通南北。

山门内东西两边是牌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因其表志尽文畅,书法飘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绝碑”之称。向北的第三道木牌坊,上书“陟降在兹”,下雕有“尧王访贤”、“岳飞赶考”、“李白醉写”等典故,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向北的第二道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匾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瀛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石牌坊北面是戏楼,为九脊歇山式建筑,建造精致,风格各异。在额坊、雀替等构架上木雕着“苍龙戏鳌”、“凤鸣朝阳”、“龙吟虎啸”、“威狮祥麟”等飞禽走兽,神态自然有趣。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的东西18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中院两边的钟鼓二楼,高均为14~15米,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建筑,楼体承托在12根明柱上,上有3米琉璃“高明”,挺拔醒目。昂头上木雕着龙、凤、狮、象等,整体庄重,结构严谨而造形典雅,形似故宫角楼而华丽有加。第四道木牌坊位于中院,是全庙最大的一座,上刻“明灵奠佑”,坊上斗拱重叠,奇巧精密,木雕满棱,有“八仙过海”、“圯桥纳履”、“女娲补天”等典故,昂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形制俊秀各异。

美哉,壮哉,神乎哉!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有600余年历史,站在这600年历史前,我看到了现代人的愚蠢,譬如那个楼歪歪。呜呼,哀哉!

每个古老的城市大多有城隍庙。说完城隍庙,再说说清真寺。西安的大清真寺声名远播,自然不用我多费口舌。敕造的木质塔楼早已在时光的风蚀里陈旧斑驳,只是依然矗立着,在满院的花树间掩映成趣,三步一亭五步一塔,游人济济却有着暮色般的温馨寂静。

觉得外国人是新鲜东东的这时可以目不暇接了,不同肤色、不同国别的外国友人们大多会对你报以友好的微笑,自然你也别吝啬你迷人的一面,这里似乎还有点为国争光的风采,呵呵。当然,为国争光的其实是大清真寺的建筑、布局、庄严及其文化。

他们抚摸着每一处雕花的窗棂,满眼肃穆的钦敬。

我想,无论是何种肤色哪片土地上的人,对美好和虔诚的信仰都会心生敬意,无论现世如何,此刻所有的躁动都化为片刻安宁。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镂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四进院:第一进院最东边影壁正面镶有三方菱形菊莲图案,檐下砖雕斗拱,宏伟壮观,古建木牌坊竖立中央,异角飞檐,牌坊顶部琉璃覆盖,蔚为壮观。该牌坊建于17世纪,南北两侧各有厢厦三间,内部陈设明清古式家具。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三门四柱,中楣匾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照事”。往西10米,南北各竖砖雕镶嵌“冲天雕龙”碑一座,往西是“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笔力飘逸,走笔遒劲,字型匀称,堪称书法杰作。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有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夺天工的结合,令人叹为观止,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十几块钱的门票,如果贫客们想逃票的话,赶做礼拜的时候从正门往西10米的中门进入即可。

再说说这个八仙庵,西安最大的道教观院。八仙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八仙庵就坐落在长乐坊间,每逢初一、十五,那里香客云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偶尔来了兴致也可以去逛逛,带回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

其实,更多的是喜欢步入八仙庵的那条百十米的古玩街,大大小小的古玩,铜镜、屏风、古书、文房、铜剑、陶罐、花瓶、玉坠儿……一时半会儿数不过来,怎么说呢,恍惚间似有旧时的味道,鼻尖是遥远的潮湿……

赶上花开的季节,后殿的院落里牡丹花开了,依偎在棕榈间颇有点小女人的婉约风情,和这里的肃穆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

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赐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八仙庵现占地110亩,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大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壁上刻有 “万古长青”四个大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一进殿5间。第二进分前、后二殿。第三进正殿门楣上悬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大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

每逢农历四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八仙庵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四方香客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据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求道时,在甘河桥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故称全真十方丛林,皆修遇仙桥以示纪念。

院正面为灵宫殿,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玉灵官的彩色塑像,青龙、白虎两将军的彩色塑像分侍两侧。第二进院的正面为五开间的八仙殿,为八仙庵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

第三进院的正面为斗姥殿。殿门正面悬有慈禧太后所书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殿内正中奉祀着斗姥元君,两侧分别为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武曲、贪狼、破军等星君塑像。   

大殿的东西两侧各有跨院,东院有吕祖殿、药王殿和太白殿。吕祖即吕洞宾,号纯阳子,传说他在唐时两次考进士不中,最后随汉钟离学道,汉钟离授他以“延命之术”。

药王即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他一生博通百家之说,尤好老庄,不求名利,热心行医,为民治病,被人们尊称为“药王”。成道后,被封为“妙应真人”。

太白殿内供奉着太白金星。供奉太白金星,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是对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三颗行星——“金星”的神化。在道教中,太白神象征富贵功名。西院的北面为丘祖殿。丘祖即丘处机,为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创始人之一,元朝初期被成吉思汗封为国师。院内的其他房屋是庵内道士的居住处,故又称监院。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八仙庵都举行盛大道场。初九清晨鼓声拉开宗教活动的序幕,殿堂灯火通明,经师们手执法器,身着刺绣精美的法衣,在高功带领下吟诵经典,祈祷国泰民安。信徒们则烧香磕头,祈求四季平安。

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小庙会,每周的周三和周日是两个集中的古董交易日,想整点鉴赏文化的朋友不妨走动走动,或许就有个大惊喜。

这里基本跟免费一样,不需要什么逃票路线。

此篇结束之际,小生想说句:也许你的信仰与他们无关,但我们没有权利亵渎他人信仰的权利,所以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神灵,安安静静地闭上嘴,欣赏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