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胸部(2)

裸女:女性身体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英)戴斯蒙德·莫里斯


脂肪组织是对乳腺起撑持作用的――在哺乳期内情形确系如此,但这个说法解释不了为什么在其他时候乳房也保持圆润,同时它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其他灵长类雌性的胸部就不需要这种撑持。

脂肪组织能让乳汁保持温暖――同样的,这条解释也只适用于哺乳期内。

圆润的乳房外形更适宜为婴儿哺乳――这是全然不对的,只要想想奶瓶的外形设计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圆润的乳房外形是一个视觉信号,告诉男性们这位拥有大胸脯的女人会成为一位很能生养的母亲――这也是不对的,其实胸部较小的女性在喂养孩子的时候才是更容易的。

胸部的脂肪组织是储存脂肪的很有价值的方式,可以应付食物短缺的非常时期――这话说得倒是有几分道理,但为什么要把储存脂肪的“仓库”开在胸部呢?那会对女性的快速移动造成很大的困难。在女性的身体表层之下有一个脂肪层,它遍布女性身体的很多地方,这种广泛储存脂肪的方法是最有效的保险方式,能够应付短时期的饥荒。此外,胸部囤积的脂肪其实只占女性替体内脂肪总量的百分之四左右,而且当女性丧失体重时,这部分的脂肪是最不容易被消耗掉的。

人类母亲的胸部没有可以帮助攀附的皮毛,所以要通过脂肪组织的堆积做出补偿,帮助婴儿更好地吃奶――这同样是不正确的。任何一位做过母亲的人都知道,人类的婴儿是必须抱在胸前的,况且,无论如何,外表平滑、体形硕大的半球形的乳房都是不会有利于母乳喂养的,而只会让乳头更难以被婴儿找到。

根据一位作家所言,仅靠其半球形的外表,人类女性的乳房是“不能被证明还有其他的功用的”――鉴于以上的六种解释都徒劳无功,这是那些始终拒绝相信女性乳房的形状是为了体现性感的人所能找到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了。

经过前面的推导过程,自然就会顺理成章地形成结论:人类女性半球形的乳房形状确实是不仅仅为了养育功能而发展进化出来的,它同时还兼具了性信号的功能。那些认为男性对女性胸部的兴趣是“幼态持续”或者所谓的“回归心理”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男性对处女以及没在哺乳期内的女性的巨大乳房所做出的反应,是人类对于这种原始的性信号的直觉反应。

这种成对的、半球形状的原始性信号是很容易找到的,所有其他的灵长类雌性在四足站立或者行走的过程中,都会把臀部的这种性信号向着后方展示,而它们的性腺发出的味道则是对同族雄性的最关键的刺激。人类的女性依然保持着臀部的性信号――她们的臀部是一对独特的半球形,如果从背后看过去,它们依然是强有力的诱人部位。然而人类的女性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她不是四足行走、把身前的部分隐藏起来的,而是向上直立的,并且在众多社交场合都是正面向前的,所以当她面对男性时,她臀部的性信号是被自己的身体遮挡住的,因此,长久的进化使她的胸前拥有了一对模仿臀部形状的半球形,这样她就能在社交场合中继续向异性发出性信号,而无须转过身来,以臀部朝向人家了。

在胸部的进化过程中,性的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对最初的养育功能构成了干扰。为了更好地模仿臀部,乳房发育得越来越接近半球形,导致婴儿们想要噙住乳头变得越来越难。其他灵长类雌性的乳头是拉长的,便于让它们的下一代轻松地找到,并从中吸取奶水,而人类的婴儿就遇到麻烦了,因为母亲的乳头相对短小,周围却是一大片平滑的表面,吃奶的难度就此被成倍地加大。所以人类的母亲们在哺乳的时候必须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那是其他任何物种都不需要的,就如斯波克博士的建议:“有时你可能需要用一根手指按压乳房,以便给婴儿的鼻子留下呼吸用的空间”,另一本育儿书籍上则评论说:“你或许会感到意外,小宝宝会把乳头周围的乳晕区域一并含在了嘴里。所以你必须确保他能够有效地进行呼吸,由于对乳汁的极度渴望,小宝宝很可能会吃奶吃得过于投入,结果被母亲的乳房组织、甚至是他自己的上嘴唇把鼻孔给堵住了。”这类的警告都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人类女性的胸部必定是具备双重功能的。

胸部较小的女性总是会担心,怕自己没有能力进行母乳喂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偏偏就是胸部较小的女人更适于母乳喂养,她们的效率比那些乳房丰满的女人高多了。这是因为她们的胸部拥有较少的脂肪组织,虽然在外形上不够丰满,不太便于散发出成熟女性的魅力,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奶水的供应,一旦她们受孕,她们的乳腺组织会体积增大,与胸部丰满的那些准母亲们一样,但由于她们的乳房不是那么硕大,喂养起小宝宝来就不会那么吃力,同时也能更好地让小宝宝避免窒息之苦。

从性的方面来看,女性的胸部首先是对异性的视觉刺激,然后它还能起到判别年龄的作用。就算是在很远的距离上,人们也能够通过侧影有效地区分出成年女性与成年男性,一旦距离靠近,这个天然的性别记号就会转变成为一个相当精细的年龄判别依据。从青春期直至老年,人类女性的胸部轮廓是会逐步随着年龄的变化而改变的,乳房形状的这种缓慢改变可以被区分为“女性乳房的七个时代”,具体如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