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语言文字(4)

中国人本色 作者:(美)何天爵


一种相似的特点也存在于短语和成语的创造上。他们的习惯用语不是简单,就是奇怪,充满了暴力,并且有些词语和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没有联系。让我用例子来解释:他们通常用白色代表无用或是失败,这显示了他们对于白色的一种特别低的普遍看法。“白痴”的意思是无用的人;“红人”就是指成功人士。“白房子”就是茅舍;“白说”就是立不住脚的观点;“白跑”就是徒劳无功。由于日常用语是由这样一些短语和成语组成,虽然时间已经拨去了他们原始的力量和联系,但是很容易看出,熟悉无数汉字的任务比把他们组织成(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可以理解的和正确的句子要困难得多。一些外国人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知识,但是外国人说不了合乎语言习惯的汉语。在后一方面,外国人的失败更加惨重。

幸运的是汉语的语法没有制造更多的麻烦。它太简单了,以至于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由于长期的使用,词语已经变得灵活而多样,它们可以随意充当句子的不同成份。一个词可以作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或者根据说话者的需要,为其他次要的目的而服务。汉语中基本没有语气,时态,人称,性数的变化。动词变化,词尾变化和整个助动词非常明显只是因为他们的缺失。单个的汉字修饰词跟。语素的使用受到附加的汉字的影响。少数的几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他们曾经做过学习英语的尝试),带着恐惧和惊讶,来看待他们视为笨拙的,有语法结构的我们的语言。必须承认,即使一个人的母语是英语,如果他不小心,也会犯错误。对于外国人而言,学习掌握英语也就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任务了。

一位中国著名官员在一次与笔者同船航行的时候,曾将他的一把扇子赠予我作为我们相伴而行的纪念品。这位官员是他们民族的知名学者,一位永不厌倦的学生。他在家丁忧守丧,被解除了一切职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