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家庭生活(2)

中国人本色 作者:(美)何天爵


只有做了母亲,中国妇女才能找到保护和尊敬。但是,这时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看,她的位置又非常特殊而且古怪。她会成为她的孩子们的专制者。她的孩子要绝对的服从她,即使他们头发花白,成了一家之主。她会转过残酷的对待她的儿媳妇们,以此来发泄她年轻时经受的苦难。但是对她丈夫来说,她还只是一个仆人。根据中国法律,她死后,她的儿子必需戴孝,并且百日不得剃头。然而如果她的丈夫戴孝或是对她的死表现出了伤心,他就会被当成笑柄,受人鄙视。只要他认为适宜,他就可以再娶。但是如果一个寡妇再嫁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中国人不喜欢直言不光彩的事。他们从来不说“王寡妇又嫁了”。而是说“她又进了一步”。如果一个年轻的寡妇想要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她就应该在她丈夫的棺材上一头碰死。皇帝为了表彰她的德行,往往会下令给她立一块贞节牌坊。如果她不那么有野心的话,她的余生将完全奉献于照顾她的公婆。

一次,在于中国政府高官的谈话中,我提到了摄政王新近去世的夫人,推测他会挂冠守丧一段时间。

一个内阁成员笑着回答到:“不,不,死个女人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王爷没必要为她守丧。只要他愿意,老婆要多少有多少。”

其实他几经有好几个老婆了。在中国,只要养得起,娶多少个老婆是任由男人决定的,这在法律上和道德上都是允许的。第一个妻子是正房,她拥有某种统摄其他妻子的权利。虽然她们都是仆人,但是她是这些仆人里的头。妻和妾的孩子都是平等合法的,他们拥有同等的继承权。但是在实际上,这项规定并没有被严格遵守。就拿皇帝来说,他通常娶四个妃,75到100个嫔。皇帝原本应该详细了解这些妃和嫔所生子女,并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一个来继承大统。但是继承权往往落在他最宠爱的嫔的儿子身上。百年一见的明君乾隆就是第十四皇子;在1875年驾崩的同治是一个嫔的儿子。

但是在中下层社会,人们通常只有一个妻子,很少例外。一些读者也许喜欢探究以下这两种情况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在允许一夫多妻的情况下,人们只娶一个,另一种情况是如上所说,在中国汉字里,房檐下一个女人是“安”,两个女人就是家庭内吵闹不断,三个女人就表示将可能发生严重的阴谋实践(“奸”)。如果在这些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你大可不必为此大惊小怪。中国人是极讲求实际,又有哲学头脑。所以他认为文字结构表达的观念与一夫多妻的不明智选择并不矛盾的想法就并不奇怪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