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社会生活(3)

中国人本色 作者:(美)何天爵


每一位朝廷大员都看着自己的茶杯。没人敢接话。最后还是恭亲王抬起了头,盯着我默默地看了一会儿,接着叹着长长的一口气,说:“今、日,天还真热啊!”这就是我们公使那好心好意、不合时宜的祝贺所带来的结果。

中国社会风俗不仅严禁两性共同参加的集会,甚至连夫妻也不能在公共场合一起出现。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全家进行长途旅行,这一禁令才能稍稍放宽。即使在那样的情形中,家族中的女性也要由专门的奴仆来照顾她们的起居,男性家庭成员必须尽可能的避免与她们碰面。事实上,每个中国人固有的两性关系遭到普遍忽视,并被绝对避讳。每个人都知道这种关系的客观存在,但是没有人敢提及它,认可它。中国士大夫极少与夫人一起出现在大街上;即使有,两人也不是相伴而行,丈夫总是远远跟在妻子后面。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与夫人同乘一辆马车。如果你胆敢如此,这将无可挽回地毁掉你的声誉。

一次,北京的外国人和一些骡夫之间发生了有趣的争吵,很能说明中国人在男女关系上的东方式偏执。有群外国人想乘坐骡车(两头骡子拉的大轿子)出去做五天的旅行。其中一位先生想和妻子同乘一辆车,以便旅途中能够有个伴儿。而北京的骡车是完全能挤下两个人的。但是骡夫们马上反对,拒绝搭载他们上路。骡夫们认为这样做突破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他们在路途中会遭到责备与嘲骂。骡夫们甚至表示,即使外国人丝毫不在乎自己和妻子的声誉,他们也不愿意接这样会遭惹是非的活。再多的口舌和额外的收入都打动不了他们,都是多余的。对于那些骡夫来说,这是道德问题,而不是金钱问题。最后,出游的外国不得不更改了他们的计划。

在这里,还有一件类似的事件值得一提。它表明我们关于两性之间社会交往的观念和中国人存在多么巨大的不同,也表明打破传统观念会对破坏者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

几年前,中国政府的“幼童留美”项目的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其中一些年轻人进入了教堂和主日学校(Sunday school)学习。某日下午,有名学生从教堂出来后,按照美国的风俗和一名年轻的美国女孩相伴而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