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轻视外国人(4)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中国人表面上看起来并不为外国人在实际事务中单独表现出的能力所动。撒克逊人羡慕“能干什么”的人,正如卡莱尔(Carlyle)喜欢人家叫他“王”。中国人认为,外国人的技能既有趣,又令人吃惊。若下一次,他们碰巧需要此项技能,他们绝不会拒绝使用,但远远不是把外国人看成模仿的榜样,中国人根本就不这样想。他们认为理想的学者是块文字化石,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忘记,有多种学位,刻苦工作,废寝忘食,手指有几英寸长,却不做一件事(除了教书之外),从而保持心身一体,因为“圣人非器具”。

西方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没能使中国人产生一种西方比中国优越的印象,前任中国驻大不列颠大使郭大人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看法。当里格(Legge)博士谈到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人的道德伦理不及英国时,郭大人拒绝承认这一评价。他带着深厚的感情说:“我深感震惊。”起码从外交角度,这种比较不可能得到认同。它需要对两个民族内部生活的深入了解,需要区别不同效果的不同起因,我们现在不要陷入这种比较,这不是我们目前的目的。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知识界是我们的主要敌人,尽管外国人的心中装着各种各样的机械秘密,但他们欣赏不了中国伦理之伟大,中国人嫉妒性的轻视来源于典型的中国学者。“他的头脑在宋代,两脚落在现在。”就是这些人撰写和传播了声讨外国人的文章,中国这几年淹没在洪水般的檄文中。

人们曾一度认为,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中国会被刀子、叉子、长筒袜、钢琴组成的风暴吞没,会“欧洲化”,如果有这样的时刻,那一定是久远以前,现在,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了。中国不是一个可以被什么风暴所吞没的国家,中国人也不是一个容易被吞没的民族。唯一可以使中国民族对西方民族保持稳定持久尊敬的途径就是,通过真实的事例表明,基督文明所带来的一切,是中国人现有的文明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达到的。如果没有说服人的实例,中国人仍然会感到,并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恩赐和轻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