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1)

中国人气质 作者:(美)明恩溥


第十五章  不讲究舒适和方便

在这一章的开头,我们必须首先搞清立论的前提,这就是中国人之所以忽视舒适与方便,就在于他们的生活标准不仅与东方不同,而且与西方也不相同,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这些标准的全部区别。

让我们首先注意一下中国人的服装。在谈论中国人外国人的藐视时,我们已经有机会述及西方人的服装款式很少引起中国人的兴趣;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反之亦然,西方人对中国人的习俗也看不惯。对于我们来说,一定感到奇异的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居然形成这样反常的习惯,例如把前额的头发剃光,听任明显应该保护的部位暴露在外。但是如前所述,自从中国人在刀剑之下被迫接受这种习惯,剃发已经成为忠君的标志和验证,就不必进而注意这种联系,而应该注重这种无可置疑的事实:中国人本身并没有从实践中感到任何不适,或许是非常不愿意恢复明末的削发。译者注:原文为“to revert to the Ming Dynasty tonsure”,可能指明末清兵入关后“留发不留头”的强行削发一事。

同样不适宜的习惯,是中国人一年四季,特别是存季,都光着头。在夏季的酷暑中,全国的人,走动时都扬起手臂,用扇子的一角遮阳。打旱伞遮阳的人也有。但毕竟是全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中国男子经常戴帽子,无疑会引人恼怒。就我们的观察来说,中国妇女除了头巾之外也不戴帽子,然而对西方人不谐调的观点去看,就大错特错了,头巾是为了装饰,而不是为了舒适。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衡量,寻求舒适的些许事情之一是扇子———那就是说,在需要使用扇子的季节里,这属于一种享乐。在夏天,经常看到苦力们,几乎赤身裸体,吃力地拖着沉重的盐船逆流而上,间隙使劲儿扇着扇子,甚至于乞丐也常摇着破扇子。

中国文明不可理解的现象之一,是这个民族据推测可能是最早有畜牧业的,肯定应该在创造性地利用这一自然赐予方面显示出高水平,然而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用现代技术纺羊毛,或者用它做衣服。仅从有关帝国西部地区的综合报告中,看到一个例子,羊毛纺织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在山区可以见到大群的羊,然而最令人吃惊的是,纺羊毛技术并没有得到普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