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类择偶行为(5)

爱情与人格:恋爱心理成长分析 作者:肖三蓉


第四,偏爱性忠诚。

男性要确保婚姻带来的生殖优势,就必须确定妻子对他的性忠诚。那些判别妻子性忠诚失败的男性在繁殖方面会遭受损失。男性择偶时花费了时间和资源,如果对女性是否性忠诚不敏感,就可能冒抚养别的男人的孩子的风险。所以,男性在择偶上,比较注重或期望女性婚前的贞操,了解女性婚后的性忠诚。寻找性忠诚的女性也是为确保自己父亲身份的确定性。

幸福感

幸福常常被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个全面的认可的评价。幸福感是对这种全面判断的情感反应。因此,无论对于全世界的哪一种文化、哪一个国家,幸福的感受可能都是一样的。确实,无论哪里的人们,都会更喜欢理想中好的东西、更喜欢给人愉悦的东西。

在心理学研究中,幸福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幸福感则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我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主要指的是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 being,简称SWB)。

主观幸福感不仅包含认知评价,而且包括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认知成分即是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所知觉到的期望与成就之间的差异,情感成分是指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他们认为人们总在不断地对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和他们自己进行着评价,对事物进行好坏评价是人类的共性。同时,也正是这些评价导致了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反应。一般来说,人们总希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有较多愉快的情感体验的人更有可能觉得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维恩霍夫将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换言之,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喜爱程度。

心理学家迪勒尔指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

第一,主观性——它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对自己是否幸福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个体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尽管健康、金钱等客观条件对幸福感会产生影响,但它们并不是幸福感的内在的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它不仅仅是指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而且还必须包含积极的情感体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