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论爱情(3)

爱情与人格:恋爱心理成长分析 作者:肖三蓉


人格心理学家认为爱情与个人生命成长的发展相联系,重视人格所蕴含的稳定、不变的内涵,也就是强调个人生命线的持久、稳定的方向。爱情态度理论的提出者鲁宾(Rubin)认为,爱情是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这种理论将爱情归为社会心理学的人际吸引,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的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可信度、有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种成分:一是亲和和依赖需求,二是帮助对方的倾向,三是排他性与独占性。

3.爱情的分类

斯腾伯格根据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把爱情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Liking):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为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痴迷式爱情(Infatuatedlove):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Emptylove):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Romanticlove):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它将爱情理想化,强调形体美,追求肉体与心灵融合的境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