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眼见为实。
我要告诉你:信则有。
噢,好吧,我们好像又绕回来了。按照我的理解,你是要说,我来这儿是有什么事必须去做?而当我完成要做的事后,我就准备离开了?
那不是你必须去做的事,而是你选择的体验。
如果你与神一体,就没有任何事是你必须做的。每个决定都出于自愿,每次选择都展示自由意志。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你降生于物质身体是为体验你自己的某个方面。体验这个方面时,你可能是通过做某事,即通过某种身体的活动,也可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存在方式,即使你实际上什么也没做。
给我举个例子吧,例子更加真实生动。
好吧,既然我们一直在讨论你们所谓的“死亡”和“死去”,那我们就假定你在一次葬礼上静静地坐着。实际上,除了坐在那儿,你什么也没做。你几乎一动不动。但是,此时此地你依然是某种存在,是不是?
或许你作为悲伤而存在,或许你作为内心的喜悦而存在,你也可以兼为两者。这主要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事物——在这个例子中,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死亡”。
我的视角将创造我的认知。
是的,而这就是你创造当下自我的方式。简单说,如果你悲伤,那是因为你看待事情的方式。如果你在葬礼上内心喜悦,那也完全是因为你看待事情的方式。而你如何看待事物,则是你所作的一个选择。这是自愿选择,是它定义了“你是谁”、“你愿意成为谁”与“你愿意如何体验你自己”。
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改变自己的视角,通过改变你的“看待”方式,你就可以做到。你可以决定你想要看到什么,然后把它放在这儿,你就会发现它在这儿。
在这儿的论断。
是的,这是一个本来就法力无边的论断,除非它不是。你知道谁来决定吗?
我。
是的,你。答得对,你来决定。你将决定它能否是一个法力无边的论断,通过你看待它的方式。因此,其影响是循环的——你看到的即是你得到的,你得到的即是你看到的。
你看到了吗?
聪明,真聪明。
信不信由你,我这么说可不只是为耍贫嘴,其中大有深意。
哦,我知道。你的贫嘴功夫总是用于揭示潜在的巨大真相。
我很高兴你喜欢组合词语,以后这会派上用场的。
好的,现在回去说我们的例子。当我临近我自己的葬礼时,有一种方式可以让我获得内心的喜悦,那就是我要理解:当我死去之时,那是因为我选择死去。发生在我身上的所有事,在某个层次上,都是我自己决定的——包括我自己的死亡以及死期。
这正是我在说明的道理,是的。在你死亡的时刻,这将带给你巨大的平静。认识到你与神一体以及你们共同作出这一决定,你就可以到一个温柔宁静的地方。
不过,这种观念要求人类相信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在我们的宇宙中,多数信神的人只把神——而不是他们自己——看做第一因,而神必然是他们死亡的原因所在。当神决定“召唤他们回家”时,他们就会死去。
当他们决定回家时,他们会死去。
你让我相信在某个宇宙里,我是自身体验的原因,完完全全的原因。
你们所居住的宇宙就是这样。
可它看起来不是那样。
只有你改变视角时,它看起来才会是那样。没有什么会是你没看到的样子。
是啊,你可真够有智慧的。
多于你们所知的智慧。有些人说:眼见为实。我要告诉你:信则有。
我喜欢你这么说。不过,这句话你以前也说过。
而且我还会再说,直到你领会为止。
好吧,这么说,没人会在“他的死期”之前死去。你已经说了一遍又一遍,所以我估计,我要么接受它,要么就得否定你所有的见解。我准备接受它、相信它,虽然对我来说这确实有难度。
跟我说说为什么那么难。
我估计,我还是难以摆脱那种观念……你瞧,我已经听你说了那么多,但是……我估计,我自身的一部分仍然抱着那种观念,即:我们不想要的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内心并未创造的东西也会发生。但我现在知晓了,世间没有偶然,所以,没有人会在他未选择离去时死去。
没有“未选择”这回事。一切都是选定的。
好的,我明白了。不过我估计,你还得一遍遍地重复这一点,因为它与人类一贯秉持的观念相冲突。不过我得告诉你点事儿。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就在我们纠缠于当前这部分时,就在我预想它会成为长篇大论时,生命本身正精心安排一次“巧合”,使我愈加明白你所说的道理是对的。世间没有偶然。我是说,我的生命本身,我的日常生活,正在说服我相信这一点——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