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中华崛起老树新芽(3)

国学与新经济学:《大学》启示录 作者:李国旺


成功目标合力各方

基于上述认识,特别是结合战国时代的具体情况,儒家在论述其理论体系时,特别是曾子在论述《大学》之“道”时,自然而然地运用了“三生万物”的分析方法,从而展开其“三纲七证与八目”逻辑体系,建立了儒家完整的成功学力量分析模型(见图4)。

图4《大学》之道结构图

我们在论述《大学》成功学力量模型的基本原理前,先引用经孔子编辑的《易经》有关成功的力量关系论述以及佛家对于人生相互关系中实现理想的论述,作为《大学》成功学模型参照物,从而通过对比显现中国儒家成功学的理论体系、操作方案、实现路径。在经济、社会、文化中包括的传统力量,其中具有合力、本相、合相、异相、离相间的相互关系,按照《易经》的道理,这些关系群存在着相乘、相欺、相应、相克、相冲等关系,理清这些关系后,人们才能根据不同的时空环境条件,提出科学的投资策略,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

恩格斯在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合力关系时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恩格斯在此说明了经济社会的历史力量存在下列关系:

一是无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空间的关系如何,人类力量展示过程,也就是历史演化与发展过程,人是历史的主人,人类历史是道体的具体展现现象,因此,面对确定的时代环境,我们不能埋怨时代,只能接受时代提供的条件,利用时间、地点、条件组成的错综复杂关系,营造有利于事业的新环境。

二是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的历史发展时空定位,必然是在历史轨迹的基础上进行,因为人的成功离不开当时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因此,人类作为历史的主人,是受制于历史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条件影响的,人类可以“弥伦天地之道”,但不能超越“道”展现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及自然力量,即在当时生产力水平、科学水平条件下的力量边界。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成功的空间是有定数的,因此,人有时得接受命运,乐天知命。

三是经济条件是历史演化力量的核心力量。比如当代历史的演化过程,100多年来,主要受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主导,无论是商品标准、产业结构、市场经济、法制思想、民主政治等,都由西方主导,但当东方文化觉醒特别是中国经济崛起后,东方文化将“价值重估”,东西方的经济力量形成互补关系。重估儒家文化价值是时代的需要,更是解释中华崛起真相的需要,清楚解释中华崛起真相,是消除国际误会、和谐世界的需要。“中国威胁论”的起源,是基督教文明体系下,西方国家无法正确解读中国崛起引发的历史性误会。中国要和平崛起,首先要让西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特别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有个基本的认识。

四是经济力量不是历史发展力量的唯一因素,历史的力量还包括政治、文化、传统甚至深藏于人类潜意识层次的群体无意识,都可能是历史力量的组合部分,特别是展现精神文化的“软实力”体现的时候,因此历史是通过无数单个的个体意志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而展现的。中国“文化大革命”,事实上造成了中国儒家文化“信任”基因的破产,信任是信用的基础,信用是信托的基础。在信用文化破产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中国推出了大批信托公司,结果信托公司热衷于办银行业务、地产业务、贸易业务,就是不办信托主业,导致了大批信托公司的破产。

综上所述,我们将恩格斯的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演示给大家看:

一是历史的发展是由许多单个人或者群体的意志和愿望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这些意志和愿望的根源在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生活条件和精神状态,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由经济和政治地位决定,因此,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决定了人们的观念、理念、意志、愿望、立场、观点,人们的主观力量在相互作用中形成某种合力,历史就是这种主观力量的客观演绎过程及其结果。

二是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就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成一个总的合力,即历史的结果是各种力量和各种规律相互博弈、相互冲突、相互牵制、相互抵消中产生的结果,是各种力量在交互作用中融合成的平均数或者是合力平方。虽然每个人都对历史的合力有所贡献,但任何个人的意志都不能决定历史的命运,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有着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历史由时势创造,时势由合力创造,合力由群体中的每个人创造。这里每个人,包括了群体中的英雄与群体中的群众个体,因此,由合力论可以统一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如果我们将历史“合力论”引申到资本市场,可以这样说,行情既由机构或者国家创造,也可能由投资群体的力量引发,还可能是国际资本作用引发,有时是四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行情的发展不是由政策、机构、居民或者国际资本单方面决定的,但在一定时空中某种力量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多数情况下是各方力量妥协或者合力的结果,因此,个体的发展,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要善于团结最广大的群众。

三是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及其趋势,虽然受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力量、法律制度、文化传统影响,但历史的核心力量仍然是由经济运动的发展水平支配的:一方面,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有目的有意识的个人和群体活动,许多个人或者群体的意志、愿望、观念、理念、精神等形成无数交错的力量,这些力量的交互作用形成真实的历史。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意志和愿望植根于人们所处的特殊经济和生活条件,个人的活动受客观经济规律的支配,因此,在历史发展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运动内在规律。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明白,四个方面的力量,不仅有客观和实力的博弈关系,还有主观的意志力量的博弈关系。因此,如果结合四面力量的虚和实(阴阳对立与平衡)两种力量,我们是否可以合理推论,由主观和客观两种对称力量重组的关系中,四面力量存在八个方面的关系,如果考虑每种关系和其正负影响,个体追求成功时就得考虑十六种可能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个体成功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