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与政府共进退

日本商业四百年 作者:陈伟


这或许是种宿命,在三井家族漫长的商业奋斗史中,每次遇到危机,总会横空出世一位奇才拯救家族于水火之中。如果我们摒弃封建迷信的说法,进行理性的分析,则会发现,三井这个家族企业任人唯贤,懂得合理使用人才,虽然他们也重视家族血统的纯正,但并不拘泥于此,他们更习惯用姓氏、联姻网罗人才。

高喜听了齐藤介绍的简历,表示同意让纪伊国屋利八出面。但他刚刚高兴了一下,就又郁闷地说:“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按照祖训来说,这个人咱们没法雇用啊。”

齐藤暗想,这时候了还想什么祖训,等公司倒闭关门了,感谢八辈祖宗去吧。

不过,齐藤也能理解三井高喜的难处。当时的纪伊国屋利八已经45岁了,按照三井家的规定,到这个岁数要想进公司工作必须采取“中途采用”,也就是“空降”的方式,更要命的是,“空降兵”只限于在录取地点工作,不能跨省份。

比如,纪伊国屋利八如果进入三井工作,那就只能在江户一带混迹,不可私自出游。这个规定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没有升迁的机会,只能混吃等死。

三井高喜的顾虑就是,纪伊国屋利八能答应这个要求吗?人家好歹在自己店里也是呼风唤雨,三井固然财大气粗,但没有升职空间的工作谁愿意干?

纪伊国屋利八就愿意!

齐藤非常肯定这个商界才子会答应加盟三井。他把自己的策略告诉高喜:虽然祖宗八辈有这样的规定,但我们要学会变通,三井的祖训还说过,经商的要诀,在于起用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来,让那些老家伙早点回家,让新人们施展才华。

高喜点点头,然后长叹一声:“但祖宗的规矩还是不能改啊!”齐藤脸绿了。高喜看着绿脸下属,微笑着说:“但也可以变通,咱们就为这个人重新设立一个特殊岗位吧,我看就叫……通勤支配格吧。”

齐藤的脸色由绿变灰,又变红,心想,这是个什么东西?

高喜接着说:“祖先并没有遗训说我不能设立新职位啊。不过,他还是只能在江户店工作。你去跟纪伊国屋利八说吧,虽然看起来职位有点低,但我给他大掌柜的权力。”

就这样,在高喜的授权下,在高福的推举下,在齐藤的保证下,纪伊国屋利八顺利成为三井江户店的带头大哥。

他很兴奋,三井家也很兴奋。三井高福为了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精神,还把姓氏中的“三”字(幸好不是二)赐给了他。纪伊国屋利八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三野村利左卫门”。

三井家族特意在江户店的大门口竖起巨幅广告牌,上书:热烈欢迎三野村利左卫门加盟三井组!

不过,三野村此时的心情很复杂,压力很大。

除了要交御用金、面临幕府撤资等问题之外,最近,幕府又希望三井家族能开设“贷放金御用所”跟外国人做生意,可是三井高喜这人却一向讨厌跟政府合作。

很难理解吧,今天能跟政府做生意那可是莫大的荣宠和光荣,就算挣不着钱还能捞个好名声。可三井家族却不这么想。

早在三井高平(17世纪初)当家的时候,就曾经教育家里人说,做生意就要好好做,最好别跟政府搅和到一起去。

虽然过去了200多年,但高喜一直谨记祖宗的劝导。高喜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三井组就是因为参与幕府业务太多,如今才弄得如此狼狈,钱要被取走,还得交大额的钱财,冤枉到家了。

所以,三井高喜断然反对帮助幕府建立“贷放金御用所”。可三野村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和齐藤专藏一起跑到京都晋见三井高喜。在面对自己这位新领导时,三野村缓缓地说:“咱们三井组应该答应幕府,建立贷放金御用所!”齐藤心里一颤,脸又绿了。

高喜没说话,盯着三野村利左卫门。

三野村接着说:“您知道,小栗上野介忠顺的确是我的旧主,但我提的这个建议绝不是为了他的面子。”

三井高喜没有说话,他耐心地等待着眼前这个人给他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三野村说道:“三井组必须接受这个任务!”

齐藤忍不住了:“那么,这样做对三井家来说,是有利的吗?”

三野村说:“如果三井组接受承办御用所,我会拼死恳求小栗上野介忠顺大人停止从三井家撤走资金,即使我死在他面前,也会完成这个任务!”

高喜听到“死”字,心里震颤了一下,还有选择吗?好吧,就让他试试吧。得到领导的认可,三野村利左卫门月夜兼程,从京都又赶回江户。然后,他晋见了小栗上野介忠顺部长。

“您忍心看到三井家族死去吗?”

小栗上野介忠顺有点晕,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三野村接着说:“三井组这些年没干什么正经事,天天给幕府捐款了,眼瞅这个家族就要陷入困境了。我请大人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吧!”

小栗上野介忠顺没说话。

三野村深吸一口气:“我请大人免除御用金,同时暂缓从外国奉行所提取资金。如果您不能答应,您旧日的仆人就要死在您面前了!”

以死相逼啊!小栗上野介忠顺知道事情严重了。但姜还是老的辣。他冷冷地说:“你这是要挟我吗?”

其实,小栗上野介忠顺这么说只不过想挽回点面子。这位财政部部长那可是不一般。他早在安政六年(1859)就曾留学美国,学会了西方的金融制度和商业理念,这在当时相对闭塞的日本难能可贵。在他心里,也深知,三野村这个人非同小可,给他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

他更知道,三井组是这个国家的命脉,让他们倒台无异于杀鸡取卵。但是小栗上野介忠顺也有自己的疑虑,即使他答应三井组的请求,将军能允许吗?

三野村明白小栗上野介忠顺的担忧,但事到如今,只能破釜沉舟,他幽怨地告诉财政部部长:您要是不答应,我就死在你们家门口,上吊、自刎,都成,死法随您挑!

太有追求了!小栗上野介忠顺有点明白自己这个老朋友的内心了。

他马上写了一封信,交给三野村,嘱咐他:“你拿着这封信交给幕府的要员们,他们或者在江户,或者在京都。我不敢保证他们能替三井组说话,尽力而为吧!”

三野村明白,这封信不是圣旨,他必须在小栗上野介忠顺的帮助下,说服所有幕府要员,才能完成三井的任务。

开始吧!

三野村做的第一件事就非常宏大——帮这些要员还钱。要知道,幕府的高官也是要常常出去吃饭的,他们经常吃饱了就跟餐馆说,老子在城里吃西瓜都不花钱!然后扬长而去。三野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然后挨个帮这些大人们还钱。餐馆很高兴,结果很美好,赞扬大人们吃饭给钱的声音此起彼伏。

而这些要员大都出身武士,也懂得知恩图报,于是他们慢慢接受了三野村的建议。

而且,当三野村为第一个大人支付餐费的时候,就标志着这个原本单纯的商人已经成为一个和政府勾搭在一起的“政商”,在今后的日子里,三井家族必须要和政府同进退,共生死,也是从这一刻起,三井家族走上了“政商”这条路。

很快,幕府那些白吃白喝的武士们同意了三井组的要求。应庆三年(1867),幕府正式宣布,把三井要支付的御用金改为18万两,并且可以分期付款。

三井家人大喜过望!

三野村利左卫门也成为三井组的功臣而广受赞誉。三井组的领导发现,这个叫三野村的人兼具冒险精神与浓厚的人情味,他懂得如何平衡生意与情面的关系,他善于用真情打动别人,他不像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反而是个性情中人。

问题似乎解决了,可是,还没等到三野村喝酒庆祝,日本就爆发了一场大革命。动荡的社会环境再一次把三井组推向了历史的临界点,三井组面临着一次艰难的选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