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的方剂是怎样组成的

中医是怎样用药的 作者:王明辉


 

方剂,是中医“理、法、方、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根据治法的需要选择适当的药物组成的,故中医很早就有“方在法中,法从证出”的说法,这与前面所谈的“先议病、后议药”的道理是一致的。

中医在确诊了病证、审订了治法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按照组方的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定出适宜的分量(剂量),配成适当的剂型(如汤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等),这就是方剂组成的过程。

方剂既然是根据药物的性能与病情的需要组成的,那么,当病情复杂多变、有主证兼证时,治疗也要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选药组方时也应有主、辅之分。古代中医称这种组方为“君、臣、佐、使”,现在,也称“主、辅、佐、使”。因为某些药物虽然配合使用相应的药物,对之加以制约或缓解其偏激的作用。这些都是组方选药应当掌握的原则。

主药: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过去称之为君药。

辅药:辅助主药治疗主证及其兼证,使之能更好发挥疗效的药物。过去称之为臣药。

佐药:协同主药、辅药治疗兼证,或兼制主药清除毒性或偏性以及供“反佐”之用的药物。

使药:起“引经”作用,引导诸药直达病变处,或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有的也起矫味或调偏的作用。

中药经过上述方式组合后既可增强药效,又能减少毒性和副作用。例如,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白芍、甘草等组成,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痰涎清稀的病证。此方中,麻黄发汗平喘,为“主药”;桂枝、干姜、细辛、半夏发汗解表、化饮平喘,都属“辅药”;五味子、白芍收敛肺气,可制约方中主、辅药的过于辛散耗气,故为佐药;甘草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又如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组成。药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主药;生石膏清泄肺热,为辅药;杏仁宣利肺气,助麻黄止咳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同起到宣泄热邪、清肺平喘的功效。由此可见,方剂的组成,不是同类药物的并列,而是由几种不同性能的药物按组方原则组合而成的。

值得指出的是:简单的中医方剂,除了主药、辅药之外,不一定有佐药、使药。如独参汤只有人参一味主药;葱豉汤只有主药(葱白)和辅药(豆豉)。故有些方不一定“主辅佐使”各药俱全。

中药方剂的组成虽有一定的原则,但也不应一成不变地机械搬用。用方时,还必须随着病情变化、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季节气候以及生活、劳动、习惯等情况而灵活化裁,才能切合病情,收到预期的效果。

方剂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味加减。是在主证未变的情况下,随病情的变化,加入某些与病情相适应的药物,或减去与病情不适应的药物。中医称此为“随证加减”。这种变化是只变辅药不变主药,适用于主证未变而兼证不同的情况。如银翘散是治疗风热表证的常用方,若用于热伤津液而口渴甚的病人,则宜加天花粉以生津;热盛的可加生石膏;若因热伤血络而兼见出鼻血(衄血)的,可酌加白茅根、侧柏叶以凉血止血。

调整药量。药物组成相同的方剂,由于药量的加减,而使主药与辅药的地位改变,其功效、主治、方名随之改变。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枳实、厚朴三药组成,但因小承气汤中大黄量倍于厚朴,厚朴三物汤中,厚朴量倍于大黄,结果前者功效主在泻热通便,适用于治疗热结的便秘;后者则有行气消胀的作用,主治气滞腹胀。又如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用量相等,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若芍药加倍剂量,则方名为桂枝加芍药汤,其适用证已不是外感风寒,而是腹满时痛了。

改变配伍。方剂的方药不变,而配伍的其他药物改变,有时可直接影响该方的功效和主治。如苦寒清热的黄连,配用辛温降逆的吴茱萸,名叫“左金丸”,用于治胃腹胀痛、嗳腐吐酸;若黄连配用行气除满的木香,方名香连丸,用于治疗湿热下痢腹痛的病人;若黄连配温阳辛热的肉桂,方名叫交泰丸,主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等病证。又如麻杏石甘汤与麻黄汤,均用麻黄、杏仁、甘草以止咳平喘,但前者配用生石膏,后者配伍桂枝,使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前者清肺平喘,主治肺热咳嗽;后者发散风寒,主治风寒咳嗽。由此可见,药物配伍的变化与功效主治有密切关系。

变更剂型。同一方剂,剂型不同,丸、散、膏、丹、汤等剂型的改变,使药方的作用也不同。如化湿清导,用保和丸一般作用慢而力缓;重证改用保和汤,则作用快而力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