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上帝选择性别,父母选择教育(1)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作者:(美)张剑萍


男孩有男孩的长处,女孩有女孩的优点,性别本身不存在什么优劣,只是两种性别存在一些差异。

像所有母亲那样,当我孕育我第一个?子的时候,总是忐忑的想上帝会赐给我一个男孩还是女孩,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但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上帝的恩赐,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之处,父母的责任在于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天分,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个关于男孩和女孩的童谣:男孩是用青蛙、剪刀和小狗尾巴做成的,女孩是用香料、糖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做成的。在我平时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男孩子总是坐不住,他们喜欢冒险,有很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当你看见一个男孩子正在淘气的玩玩具枪时,旁边的女孩正安静地给娃娃穿衣服。大多数男孩更愿意学习数学、物理等?科,女孩则更爱好文艺,情绪更为敏感。这是因为男女脑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大脑总体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差异造成的,两者控制大脑的方式有所不同,男性大脑控制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部分更发达,女性在语言和直觉方面更出色。

澳大利亚教育学家米拉姆·斯托泊德经过观察发现,在学校环境中,女孩更喜欢玩具有强烈合作性的游戏。她们常常避开那些格外调皮的男孩,趋向于选择跟读书有关的较为安静的活动。同时,她们对数学以及其他跟数字相关的活动表现出更大的焦虑。她们普遍愿意合作,因此较少受到老师的批评。

相比之下,男孩?喜欢进行耗费精力的游戏,比如爬树、你追我打。他们喜欢那些跟数学和空间感相关的玩具,面对一个数学问题往往很执着地要解决它。在得不到注意或遭遇困难时男孩更具有破坏性。这意味着老师需要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男孩有男孩的长处,女孩有女孩的优点,性别本身不存在什么优劣,只是两种性别存在一些差异。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一个人不会天生就有性别认同,经过一系列社会认知后,在成长中认识自己的性别,成为自己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幼儿阶段所受的影响要比青春期所受的影响大?多,相当一部分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他的经历都会追溯到幼儿阶段。

在广州打工的青年阿威,二十多岁的他现在无法忍受自己是男性这个事实了,当他在河南老家出生后母亲就把他当作女孩养,让他穿女孩的衣服,做女孩做的事情,直到上小学前也是如此。每次完成家务后,家人和亲戚就夸赞阿威会做家务,他觉得十分开心。但是随着青春期的来临,阿威发现胡须从下巴上长了出来,他感到十分厌恶,便开始不断刮胡子。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现在我每个星期要刮两次,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女孩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