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尊重孩子的天性最重要(2)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作者:(美)张剑萍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被誉为“现代舞之母”,就连芭蕾也受到了她锐不可当的激进观念的影响。她是舞蹈家、编导、教师,现代舞的先驱。作为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用飘逸自如、浪漫不拘的曼妙舞姿征服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叛逆的梦想家,她推崇自然和自由表达之美,将其不羁的女权主义意识带到了舞台上,开创了现代舞的新时代。

邓肯的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她认为所有的矫情做作都是极其荒谬的行为,离婚后她独自带着四个孩子闯荡世界。每天晚上,邓肯的妈妈都会坐在钢琴前,一弹就是几个小时。孩子们作息没固定时间,母亲也从不用各式各样的规矩来约束他们。有一次,母亲好不容易凑够了一笔钱把邓肯送到三藩市一个著名的舞蹈教师那里去,谁知邓肯只学了三次就再也没有去了。她告诉母亲,老师教的舞蹈在她看来全是些没有生气的柔软体操,和自己理想中的跳舞完全不同。母亲听完后,不仅没有责备她,反而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舞蹈才可以真正地表现自己,那么就勇敢地去跳自己的舞蹈吧。女儿,自由地表现艺术的真理,也是生活的真理。”

邓肯在自传《我的爱我的自由》一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应该从小时候做起。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的所谓‘教育’,恰恰使孩子变得平庸,剥夺了他们展现和创造美的机会。”

为人父母应该放心地给孩子自由,自由不是放纵,目的是要孩子释放内心,表达真实的自我,如果邓肯当初被母亲阻止,被要求乖乖上学,也许世上会多一个女教师,而没有这位现代舞的开拓者了,那她的妈妈就等于磨灭了一个舞蹈天才。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自由独立的空间,不要用苛刻的规定抹杀孩子的天性。

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写到他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作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一点就是“小孩子是好游戏的”。他认为孩子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身心获得充分、健康的发展。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引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还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如果孩子年龄小,游戏时最好有大人在旁边监护,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都是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家长既不要过分保护,也不要放任。

著名文学家冰心先生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认为,儿童本身就具备自我发展的潜能,自身存在构成未来个性的发展计划,成人的工作就是要“援助幼小心灵的教育”,而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要求幼儿。

儿童的成长好比有自我生长能力的植物,如果用拔苗助长或其他手段破坏生长规律,植物就会失去天然的魅力或者枯萎。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家长的教育,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正确的引导,但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两样相辅相成才是成功的教养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