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强化信息让对方记住你的观点

说话就是生产力 作者:孙路弘


再来看一个实验。

将23个人分成两组,一组12个人,一组11个人,拿一段有380个字的文字内容给他们。我按照正常的语速为12人组念完这380个字,差不多用1分半钟时间。然后我再将这380个字打印出来,发到11人组的每个人的手上,我不说话,只让他们集中注意力看,给他们30秒时间。

每组做完后,我都请他们回答10个与这380个字内容相关的问题。结果,12人组全答对的只有一个,平均每人错误在4道题左右;11人组有10个人全答对,只有1个人错了2道题。

这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我并不是要指出他们记忆力的不同。这不是记忆力问题,而是表达形式的问题,用什么方式表达的问题。念出380个字,要用1分半钟时间,而看完380个字,仅用30秒。后者所用时间是前者的1/3,但是效果反而更突出,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所有信息,记得更牢,印象更深。

“我希望达到的是这个效果。我希望他记住功能。我希望他记住市场潜力。我希望他记住价格。我希望他记住折扣。我希望他记住效果。我甚至希望他记住名字产地。”当你向别人介绍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些都是你希望他记住的。但如果你不用卡片、不用道具等形式,仅仅用说话的方式,得到的效果就会很有限。

美国1900年前后已经有了烟草,那时候烟草的销售方式是每一个销售员看到卖饮料的小店、卖杂货的小店就进去推销。

有一个销售员已经工作了6个多月,依然没有什么业绩,虽然他很努力、很勤奋,也能吃苦耐劳。他经常背着一包烟草进入小店,跟老板介绍他有什么烟草,有什么样的市场潜力。每天都要拜访20多家不同的小店,一直重复这些内容。小店不接受他,他就周而复始地再来。

半年后的一天,这个销售员生病了,但是他仍然坚持推销产品。由于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把他要说的话都打印到纸上。去拜访小店的时候,一进去就给人看这张纸。结果,一个月内,他签了31家店。人们对他印象太深了,能说出他卖的烟草的牌子,能说出折扣,能说出售价,甚至能说出他的烟草的市场潜力。

病好了,他发现不说话比说话的效果更好。于是在那个区他就很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了,进哪家店都是一张纸一张纸地送。

这就是表达的作用。当然他走了一个极端,如果不走极端的话,应该怎样做呢?既有说话——语言,又加上表达,如果再加上精心的设计,就更有打动别人的力量了。

表达的重点在于你能不能用工具、用道具来体现你的要点,来传达你想让别人记住的东西。不是简单地说一遍,而是强化信息。

学习说话需要大量练习,应该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比如,你明天早晨想说服一个人做一件事,现在就要想想该用什么道具,要强化哪些关键语言。你能不能将这些想法设计到纸上,设计到道具上,如果你有一个实际的东西给对方看,对方会觉得你是认真的。

学习说话要依靠方法,从讲述到叙述再到表达,你学到的都是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学过说话的人,今天开始学也不晚,就像无论多大年龄的人都可以学习骑自行车、学习游泳一样。只不过可能你比年龄小的时候花的时间要多。但是如果你不开始学习,那就永远提高不了说话水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