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表的秘密(8)

大时代第一季:血色交割单 作者:仇晓慧


第一个概念是真正全流通,这样的股票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第二个玩转的概念是信息公开,这意味着争取到政府力量。帝王医药是云南省发行的第一只股票,而且该股当时就宣称,愿意主动披露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

第三个概念是股东荣誉。帝王医药上市第一个月就邀请了许多股民去自家厂房参观,并尊称他们为股东。

第四个概念是核心产品,每个股东都领到了一盒叫做帝王螺旋藻的保健品。股民捧着螺旋藻的图片甚至直接上了《中国证券报》头版。很快,帝王螺旋藻就与当年流行的蜂王浆、蛇粉等保健品一样,刮起了一阵热卖旋风。

帝王医药的股价随着一个又一个在当时市场看来无比新鲜的概念,被推向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在同期公开发行的股票中,帝王医药涨幅一直雄踞首位,从2。4元的开盘价,一个月不到,就飙升至3。8元,足足涨了58%。1个亿的盘子,更是吸引了市场上的各路来客。

1992年到1994年,帝王医药狂飙不止,机构热情,散户疯狂。

很快,医药行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那时候,整个中国的医药内需还没有完全打开,药品销售在政策上也有一定限制。帝王医药对过剩产能毫无察觉。就在帝王医药经营刚出现危机的时候,屋漏偏逢连夜雨,杀出一个汇星集团,对帝王医药虎视眈眈并发起攻击。

并购消息一传出,帝王医药上涨势头继而生猛。

与此同时,袁观潮一手培育的海元证券扶摇直上,很快成了中国标杆券商,掌控了全国90%以上的承销份额。尽管他们后来只要中国排名前十的高校毕业的高才生,但应聘人员还是挤破了脑袋。

这段时间,唐子风依旧持续不断地找着袁观潮。

袁观潮终于开口了,但很决绝:“唐子风,你再拉我的话,我们势不两立!”

“见一下我一个好哥们儿。”唐子风说。

那是袁观潮第一次见到那哥们儿,他此前没见过这个人,尽管江湖上已经充满了这个人的传说。传说归传说,袁观潮还是拒绝了邀请。

他甚至对唐子风怒不可遏:“帝王医药这种资质的股票你敢这样玩,还不够吗?”

唐子风倒也坦然:“好吧,反正没有什么项目,缺了什么人,就会干不了的……”

5个月前。

1995年年初,帝王医药的收购局势变得不明朗起来。当时,正逢一番恶性通货膨胀,宏观政策进入紧缩时期,政府高举控制物价的旗帜。

帝王医药是否会被收购的争议,真正进入白热化。

机构的多空力量一直争执不下,但都倾注了全力,形成了两大阵营。所有矛盾焦点都集中在政府贴补上,这决定着帝王医药是否会被成功收购。

空方从市场角度认为,当地政府不会拿出那么多资金来贴补帝王医药,帝王医药的账面上现金流不足,也看不到具有应对这场恶意收购的实力。

多方则认为,政府不会就此袖手旁观。

政府公布最终决定的5月29日马上就要到了,帝王医药的股价命悬一线。

就在贴补日前几天,登门拜访袁观潮的资本掮客络绎不绝,十有八九都是请教袁观潮关于帝王医药的看法,探听他所了解的地方政府态度。

身为“证券教父”的袁观潮在市场上拥有很高声望,在几次股票出现重大分歧时,最后都是袁观潮压对。

不过,袁得鱼看到,父亲每被问及这个敏感问题时,总是缄默不语,或是顾左右而言他。

一个月前。

4月下旬左右,谁也找不到袁观潮,他奔嵊泗去了。

袁得鱼很能理解袁观潮为什么去那里,这是隔岸观海。

袁得鱼第一次被老师指责是因为自己对同学打架事件置之不理。老师十分生气,说:“身为班长,怎么不管好同学?”袁得鱼回答说:“老师,你有没有看到打架的好处?”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袁得鱼耸耸肩:“你看这地上,被他们拖得多干净啊……”

袁得鱼虽然年幼,但也算耳听八方,对证券市场也有些粗浅的了解,他不禁问道:“爸爸,帝王医药已经热火朝天,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呢?”

袁观潮说:“你看这证券市场,被他们一伙人搞得多热闹呐!”

“爸爸,那你真的不参与帝王医药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