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手表的秘密(14)

大时代第一季:血色交割单 作者:仇晓慧


狂欢声仿佛还近在耳边。一个幽怨的哭泣声将袁得鱼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送别大厅很宽敞,大堂前方,挂着“沉痛悼念袁观潮先生”白底黑字的横幅。一副对联挂在遗照两旁,笔法潇洒恣意,上联是“牧野厚物流金岁月携安绝尘而去”,下联是“少年才俊证券英雄望君乘愿归来”。横幅下是一张巨大的遗照,照片是彩色的。袁观潮站立在花丛中,笑得一脸灿烂。

袁得鱼记得,这是前不久父子俩去广西旅游时拍的,他无法想象,就在3个月后,活生生的父亲就……

距离9点吊唁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但整个广场上,已经渐渐挤满了来自各地的人们,他们手上都拿着丧葬委员会散发的悼念册,名字叫做《传奇一生》。

“他是一个为证券市场而生的人。”《传奇一生》上的悼念书满怀深情地写道,“海元证券从1 000多万元注册资金壮大到20多亿元,只花了短短不到5年时间。袁观潮自1990年担纲海元证券总裁,一路发展证券发行承销、资产管理、经纪和证券研究业务。无论是市场低迷,还是景气高涨,袁观潮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在他的带领下,海元证券迅速成长为业内翘楚,创造了许多投资神话和经典传奇……”

旧部们都记得,袁观潮一心想把海元打造成金融帝国。而只要是当年身处金融圈的人,谁都忘不了海元的鼎盛时光。他们纷纷议论着-

“海元的招股说明书,可是业内的范本。当年,1/3的招股说明书都是出自海元。”

“全国当时有上千个营业部,海元证券的经纪业务占到全国的70%,现在的老大连10%都没到。”

“当年做债券业务就可以做到一年赢利一两个亿。”

“坐庄的人都打着海元的旗号,很多都是冒名顶替的。”

海元旧部回忆起这些往事,内心多少有些自豪。

海元证券仿佛是资本市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恰如其分地印证了一个词-唯我独尊。第二名的券商不管是经纪规模还是赢利能力,都无法与之相比。

袁观潮的宏愿后来也更为高远,金融帝国已经无法满足他的想象,他已经将触角伸向了全球。袁得鱼记得父亲在多次演讲中说过:“总有一天,中国的金融机构会成为美国的高盛、美林,而我,一直渴望的梦可以成真。”

这样的梦近在咫尺的时候,怎么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呢?

袁得鱼想起今天上午在家里看的报纸,标题是《海元教父袁观潮走了,旧部散了》。他觉得这个标题真是残酷,但现实往往更为残酷-

身为海元证券总裁的袁观潮,在海元证券最巅峰的时候撒手而去。第二天,证监会就宣布,海元证券正式并购给重阳证券。

从此,袁观潮一手打下的江山覆灭了。这一切进行得那么顺理成章,就像事先都安排好了一样。

祭奠的钟声敲响了。

袁得鱼回过神来,他径直走入堂内,接过姑妈递来的菊花,默默地走上前。

袁得鱼看着棺柩里的父亲,这张脸依旧平静祥和,像往日一样。袁得鱼想哭,却哭不出来。

大厅的哀乐低声呜咽着。袁得鱼深深吸了一口气,闭起眼睛,向父亲遗体深深地鞠了一躬,起身,再鞠躬,起身,又鞠躬……

人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长队,入场的队伍很长,一圈又一圈,见不到尾。气氛很肃穆,四周围很静,甚至连呼吸声都听得到。门口站着袁得鱼的表妹苏秒,负责向每个到来的人送上一枝白色的菊花。

“黑西装”向每一个前来的悼念者鞠躬致意,他们的表情庄严,齐刷刷地鞠躬,让悼念者无不动容。

由于悼念者太多,就三人排成一列,一起鞠躬、献花。一些与父亲比较熟悉的悼念者会走过来,拉一拉姑妈的手,意味深长地看袁得鱼一眼。

很多人以为袁得鱼会哭泣,会咆哮,会大哭大闹。但是没有,袁得鱼安静得就像是一块石头,仿佛痴了一般。

他歪着脑袋,头上束着白纱,端着父亲的遗像,盯着一个个入场的人们,眼神冷冷的。

这个总共可以容纳300多人的大堂,摆满了花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