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回上海滩(15)

大时代第一季:血色交割单 作者:仇晓慧


“就是买卖股票的地方。”

“什么叫股票?”这是袁得鱼第一次听说这个词,尽管他忘了父亲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估计那时候他也不理解什么是股票,但他能感觉到当时父亲复杂的心情。

那年是1986年,中国第一只股票正在酝酿。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证券留洋人才,袁观潮希望自己能迅速加入到证券大潮中,他已经看到了这个历史时刻。

“那你教我炒股票好不好?”袁得鱼喜欢那些新事物。

“少安毋躁。”袁观潮故弄玄虚地说,“你还小,不过迟早有一天,我要把自己的武林绝学全部传授给你。”

“好哎!”袁得鱼很是兴奋。

“得鱼,中国资本市场的大时代已经到来了,你会是未来的明日之星,你有希望做真正的证券教父……”父亲若有所思,这句话,似乎是对袁得鱼说的,又似乎是对他自己说的。

“哇,证券教父……”袁得鱼对未来一脸憧憬的模样,“爸爸,你会做证券教父吗?”

“哈哈……”袁观潮笑笑,没说话。袁得鱼后来明白了这笑声中的含义。

回忆到这里,袁得鱼心里竟不禁有些酸楚-那样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自己心中对父亲的怀念竟是那么强烈。他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人最深沉的痛苦是无法与自己最心爱的人分享”。但自己眼下并没有什么可与人分享的,应该就没什么好痛苦的,为什么还是那么难过呢?他在海门的那段时间,都快忘记什么是难过了。

在海门的时候,一想到上海,袁得鱼就头痛。他在海门生活得很滋润,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怎么又鬼使神差地回到上海了呢?

对了,苏秒呢?他四处张望,苏秒早已不见踪影,四处只有外滩朦胧的夜色。

“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孩子,穿着风衣,短裙……”袁得鱼跑向甜筒车,对售货的小阿弟比画着。

“好像到马路对面去了。”小阿弟回忆了一下,将手中的甜筒递给了另一个顾客。

袁得鱼想了想,他强烈预感到,苏秒应该是逃走了。

他有些不甘心,跑到马路对面,一路寻找下去。袁得鱼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丁字路口。他顿时有些恍惚,觉得这个地方似曾相识。尽管这里与多年前相比有些改变,马路也拓宽不少,四围的路灯也是新装上去的。

再往前走,他惊呆了,这样的黄金地理位置,任凭岁月怎么流逝都不会改变-不管是这个安放在转角处年久失修的石礅,还是那个丁字马路三个弯道切得刚好的角度,还有从路口望去的外滩独特风景-西有外白渡桥,东有陈毅雕像,正前方是一览无余的黄浦江胜景。

袁得鱼下意识地抬起头,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犹如古罗马建筑的环形洋楼的大门上方,挂着四个古铜色的浮雕大字-海元证券。

与过往不同的是,整栋大楼显得有些陈旧不堪。

他轻轻摇了摇头,想不到这个当年上海滩金融界人士竞相追逐的证券业地标,江湖人称外滩小白宫的地方,竟然已经落得这般模样。

这栋三层的白色洋房,曾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有风水先生曾说,黄浦江携着东西南北的灵气汇聚此角,从空中俯瞰,洋楼的大门正好面朝东方,这扇门正好贯通了外滩龙脉,汇聚了上海滩精华。当年盛行一种说法,哪家证券公司能够驻扎于此,这家公司无疑就是上海滩的证券之王,而公司的主人自然就是响当当的证券教父。

后来,袁观潮击败众多对手脱颖而出,让海元证券一举夺下此地。

袁得鱼对挂铜字的情景还记忆犹新-“海元证券”这四个大字在空中摇摇晃晃。

“慢点,好,对准了……”父亲指挥着两个脚手架上的工人。

看老板亲自指挥,证券公司的员工每个人也都干劲十足,脸上喜气洋洋。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海元证券就在这栋粉饰一新的洋楼中高调问世了。这栋洋楼最早为一家日本人开的证券公司所有,是海元证券把日本人从这里赶走了。所有海元人一想到这个,更觉得大快人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