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人在潜伏(7)

大时代第一季:血色交割单 作者:仇晓慧


杨帷幄冷笑了一下,心想遇上吴新这样昏庸无度的董事长,不知是祸是福:“我明白了,你先让我考虑一下。要不一个小时后你再给我电话吧。”

“好的。”吴新匆匆挂了电话。

作为一个大型金融机构的老总,杨帷幄时常会面临比普通投资人碰到的更有诱惑力的机会。有时候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就算一个月后就要上市,也照样能以低于市场价40%的价格买到。不管是新上市公司还是新基金的首次公开发行,对于参与认购的资金,都有不菲的返佣。这种帮忙性质的资金其实也只是走个过场,并不需要承担太大风险,也不可能有太高的回报。当然,在杨帷幄的心中,当下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转配股,然而这也有一些赌博的性质,就如同后来的法人股与定向增发一样。不过,像目前这个对方拱手相让的上市公司项目,且不用通过借壳等复杂流程,真的是百年难得一遇。

这家公司的股本结构杨帷幄此前也研究过,是上海“老八股”中唯一一家全流通股。众多机构之所以没有办法绝对控股,是因为第一大股东申强高速以26%的股份额稳如泰山,除了前三大控股机构,其他股本均十分分散。如果出现其他机构对公司股权造成威胁,那就意味着前三大股东中有人将股份故意稀释了出来,这与吴新提到的内讧倒有几分吻合。

杨帷幄迅速查找了一下前几大股东的资料,敏锐地发现,申强资产的总经理曾是董事会成员,原先是申强高速的副总。杨帷幄料想此人应该是吴新说的副手,这也就意味着,该副手以申强资产为基础,勾结其他机构意图达到反收购母公司的目的。

他看了一下举牌的信息,发现与申强资产勾结的机构名不见经传,叫做凯强资产,乍看上去与申强资产还像对兄弟。从举牌来看,凯强资产达到了首次举牌的5%的股份上限,若申强资产与之联手,将股份完全协议转让,总持股将达到11%,直逼第一大股东的控股上限。

难怪这几天申强高速的走势风起云涌。若不是因为这个电话,他可能还以为那个举牌只是常规的十大股东座次替换,恐怕就会错过这出绝妙的资产好戏了。

杨帷幄大致估算了二级市场的收购成本,目前自己持有该公司3。2%的股份,要联手申强高速成为第一大股东,至少得先吃下申强资产的股份,再加上吴新个人转让的股份,可以达到17%左右的控盘,与对手角力的时候,也必须随时掌控5%的举牌空间,争取将股份达到26%。如果按目前市场价的9。2元进行收购,以股本8 000万股计算,要达到绝对控股,至少要准备两个亿的现金。

这显然给杨帷幄出了道难题。

如果不是因为要进行另一个项目,这笔资金对于海元证券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很巧的是,杨帷幄手上另一个项目的资金量也刚好是两个亿,目前公司的现金存余才1。5个亿。若能想办法成功压低股价,就有希望将两个项目都收于囊中,而他有勇气铤而走险。

实现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股,是杨帷幄长期以来的梦想-他另一个项目也正是朝这个目标在做的。

他希望能与吴新再好好谈谈。

吴新的电话准时打了过来:“想好了吗?我和我们几位董事还是觉得,你们海元证券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们今晚6点东湖路东湖宾馆见面吧。”杨帷幄胸有成竹地说。

“好的,不见不散!”对方的声音听起来似乎有点激动。

晚上6点,吴新与杨帷幄在上海东湖路准时见面。

东湖路原名杜美路,是上海的一条风情街,这里的17号曾是比利时领事馆,70号曾是杜月笙公馆,也就是他们约定吃饭的东湖宾馆。

杨帷幄喝了一口茶,显得十分淡然。

他看了一眼吴新,觉察出了一些什么:“吴总你40多岁吧,什么时候担任申强高速董事长的?”

“我30多岁就已经是公司的一把手。实不相瞒,我爸最早在市政府规划局担任要职,不过,他前几年已经退休了。”

“不错,年轻有为啊。”杨帷幄早就猜到此人应该有点背景,现在看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太子党”。

“真的很感谢你。我这两天也没睡好,前两天还在度假,没想到公司居然出了这档子事。我听秘书一说就马上回来了。”吴新强作镇定地点燃一根烟,“我今天上午就问他们,收购我们的凯强资产究竟是什么人,不管如何都要先考察一下。于是我提出亲自去凯强资产摸一下情况,没想到他们急着向我摊牌,直接在我面前摆出了他们事先已经拟定好的几份文件,而且有一半董事都已经在上面签了字。这不是倒戈吗?气死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