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兵临城下 直捣黄龙指日可待(3)

强击柏林 作者:(美)卡尔·巴姆


此时,苏军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根据红军官方的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33000名军人阵亡,大批人员在战争中失踪。此外,还有743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被摧毁。朱可夫考虑到兵力损失惨重,他的部队又延期了两天才完成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作战目标。此外,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能够占领柏林、抢得头功。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他对原来的作战方案进行了修改。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仍将作为主力突击部队作战,共同向柏林推进。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自离开屈斯特林后一直在第二梯队作战,现在将被分成3个主要的军:坦克第9军将加入第47集团军和近卫骑兵第7军,横扫柏林北部,然后沿哈弗尔河向下,阻挡那些企图从西部接近柏林和准备逃出柏林的德军;第1机械化军和近卫坦克第12军将向东北部郊区推进,为第3和第5突击集团军的步兵开辟道路。如今,柏林东、西、北部郊区均被占领,南部的德军忙于应付科涅夫的部队。第69、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预备队快速向前推进,准备消灭德国第9集团军的残余部队。

进攻仍在不停地进行。4月20日上午,就在希特勒准备向前来参加自己生日的贵宾们敬酒时,盟军的轰炸机也给他送来了一份生日礼物―――对柏林城的最后一轮空袭。同时,第3突击集团军步兵第79军的远程火炮开始对柏林城发起第一轮地面炮火突击。第47集团军步兵第125军成功占领了柏林东北部15公里处的贝尔瑙,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2集团军成功穿过德军第三道防线的沼泽地带。一到空旷地区,装甲部队就在步兵前面快速开路,向城市东北郊的拉登堡和泽普尼克冲去。与此同时,第5突击集团军、近卫坦克第12军和坦克第11军部分兵力彻底突破德军第三道防线,准备进攻施特劳斯贝格。

4月20日晚20时许,朱可夫向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和参谋长波皮尔拍发了一份电报,命令:

卡图科夫、波皮尔(卡图科夫的参谋长)同志:

现在赋予你部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一项重大历史使命:第一个攻入柏林升起胜利的红旗。我现在亲自命令由你们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从每个军选出一个最精锐的旅攻入柏林,并命令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4月21日凌晨4时前攻入柏林郊区。胜利后立即向斯大林同志报告,并向报纸电台公布。

朱可夫

朱可夫希望苏军攻入柏林后尽快通知斯大林,这是可以理解的。他担心士兵们一进入德国首都,将会立刻受到媒体的关注,这将给疲倦的士兵们带来很大心理压力,而且还可能在部队中造成一种争夺柏林的气氛。

当然,并非只有朱可夫一人考虑到了这些问题。甚至早在朱可夫下达命令之前,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科涅夫就已经通过电报向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指挥官下达命令:

雷巴尔科和列柳申科同志:

命令你们今晚务必攻入柏林,随时报告进展情况!

科涅夫1945年4月20日19时40分

科涅夫鲁莽地命令他的坦克部队指挥官们全力朝柏林进军,完全不必考虑侧翼的安全。多年后,科涅夫回首往事时认为,他的将军们当时一定认为他失去了理智,“当时,我知道我的坦克指挥官们一定在想:你把我们逼到这一境地,在没有侧翼部队的掩护下贸然进军,难道不怕德军切断我们与其他部队的联系,从后方攻击我们吗?”但这一策略还是奏效了。短短不到24小时之内,雷巴尔科和列柳申科就分别推进了61公里和45公里。临近黄昏时分,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已经抵达措森展开战斗,此时距柏林仅有40公里。

措森是德军两个最高指挥部―――陆军总参谋部和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所在地。但就在苏军抵达前,这两个机构已经匆忙撤走了。其中,陆军总参谋部的一支车队在向南撤往巴伐利亚的途中,被纳粹空军误认为是苏联部队进行攻击,最后在自己人手里车翻人亡。此时,德军防御几乎全线吃紧。海因里希将军意识到,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避免全城遭到毁灭,那就是必须让战斗在柏林城外进行。他清楚,逐条街道、逐间房屋的巷战必将导致巨大灾难: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的德军坦克和火炮在巷战中派不上用场,而柏林市民在城破后也将遭到残酷的杀戮。在海因里希看来,能够使战斗在城外进行的惟一办法就是在巴斯的第9集团军残部被乌克兰第1方面军包围以前,立即将其撤回。但希特勒却命令第9集团军继续坚守奥得河阵地。海因里希试图用最能使人信服的方式让希特勒收回命令,仍然遭到断然拒绝。他让克莱勃斯传话给希特勒:“这道命令根本不可能成功,无法付诸实施,因此我请求您解除我的指挥权,交给其他人。我愿意作为一名“国民冲锋队”队员,与敌人血战到底。”克莱勃斯对此表示怀疑,但他表示愿意代为转达。过了一会儿,他打电话给海因里希,第9集团军将继续坚守阵地,所有可用部队将部署到巴斯的第9集团军和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之间的缺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