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事实,而不是想当然

公司是最好的学校 作者:张超


职场是“左脑+右脑”的博弈,左脑是理性的思维,右脑是感性的认识。

遗憾的是,很多人做事时常常将左脑与右脑割裂开,尤其是女性,往往依赖于右脑的感性认识,漠视事实,而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看事实是一种素质,看清事实的道路上,需要有一张地图。遗憾的是,地图不是完美的,每个人绘制地图,需要自己付出努力。个人的努力越大,对事实的认识越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

有人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想当然地处理职场中的事情,对看事实缺乏兴趣。还有人过了试用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殊不知他们原有的地图窄小、模糊、粗略,对世界的认识狭隘而偏激。

只有以事实为准则的人,才会在工作中养成雷厉风行的性格,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工作的认识,让世界因自己而不同。

拒绝想当然,要清空脑袋中固有的模式,学会从头开始,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翔实和准确。事物不断变化,人与人是不同的,例如新的领导者来了,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工作风格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每个人观察公司的角度,也处于更新和调整中。

想当然和懒散是亲密爱人。

懒散是人们很难避免的问题,当懒散慢慢成了做事的风格,聪明成为懒散的借口之后,一个更“体面”的新病产生了——想当然。于是我们不经大脑思考地重复着:“这件事应该没问题”、“就这样不错了”、“应该可以完成”……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的自信,在本质上只是懒散的一种伪装:因为不想费尽心思去预计其中的困难,不想把事情复杂化,来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周五的时候,领导让小威利用周末做一份本地市场同类产品销售情况的报告。

好不容易盼到周末,却要加班赶报告,小威心存埋怨,当然就没有仔细地询问报告的用途,他按照以往的程序,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再依据领导的“喜好”作了些修改,周一上班就交了上去。

领导一看报告就发火了,原来领导需要的报告既要有竞争对手的真实数据,又要有本公司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而小威上交的报告却没有这些。

领导说:“你就是偷懒。”

小威赶紧说:“不是。”

他接着说:“我以为您只是要随便看看……”

“你以为?你怎么不问我?不要总是‘我以为’,有不明白的就问,更不要自己想当然地做!”

领导不耐烦地打断了小威的辩解。事后,小威越想越觉得自己无辜,甚至觉得是领导的管理方式有问题。

事实上,小威的辩解是没有道理的,“我以为……”是职场“幼稚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人偷懒的时候找不到借口,就往往按惯例和惯有思考模式处理事情,最后出现错误受到领导批评,又会把责任转化到公司管理上,而习惯于回避问题的根源。

想当然的人做事总有纰漏,这个思想意识犹如给自己埋下了地雷,无法预知什么时候炸响,一旦炸响却让人猝不及防。

小东是一名记者,一次写稿子的时候,一位领导的名字他不确定,就“想当然”地写了个名字。还好,后来被检查出来,才避免了这个大错误,否则就会给报社带来负面影响。这件事让小东出了一身冷汗。

每个人都应该多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让它更客观、更有效率、更适合组织的需要。

首先,不要把“好像”、“有人会……”、“大概”、“晚些时候”、“或者”、“说不定”之类的话放在嘴边。“似是而非”地应答往往会暴露潜藏的心理因素:

1.你之前没有想工作,一直在拖延。

2.你没有责任心,认为这些并不重要。

3.你应付领导。

4.你不敢说真话。

5.你喜欢逞能,答应一些做不到的事情。

6.你不能独立思想,也不能独立工作。

很多领导都反感的一句话是:“我晚些时候会把这个文件发给所有的人。”因为这往往预示着领导还要必须时刻提醒他不要忘记。

还有另外这些言辞也是工作中要规避的,比如:

“到时候有人会把那些东西都准备好”。

“大概是明天”。

“明天或者后天客户会过来拜访”。

“好像他说……”

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这样说话,因为这样说能给自己留下很大余地。

可是,公司是用金钱计算时间的地方,最好尽可能地避免这种习惯。如果领导问你什么时候能实施你给他的承诺,你回答“今晚或者明天早上”,这样的回答对于他来说完全等同于没有回答,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一个坏印象。

一只小老鼠刚刚出世不久,老鼠妈妈问小老鼠:“你现在能看见了吗?”小老鼠说:“能。”

老鼠妈妈说:“那你能看到那块红薯吗?”

小老鼠说:“是的。”

老鼠妈妈说:“那是一块石头,这说明你不但还看不见东西,你连嗅觉都还没有。”

不尊重事实的“想当然”,还让人迷失自己。

向东的第一份工作,是做网络策划,工作内容非常庞杂,什么都做,要做产品策划、为销售人员提供方案支持、给市场部写新闻稿、作活动策划、给设计部写广告文案等。

向东想当然地以自己是多面手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能干,比起那些只有固定几项工作内容的老同学,他觉得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一年后,他的工作开始变成了不断地复制与粘贴,也渐渐厌烦了这个枯燥的、没有激情的工作,嫌收入太低,毅然辞职。原以为凭能力和经验会很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却没想到接连碰壁。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不需要一个“多才多艺”却不专业的员工,而是需要一个专业而“多才多艺”的员工。向东尴尬地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自己的特点只适合去小公司,因为在小公司里人手少,需要一个人扮演多种角色,做多种事情。但这意味着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又不是他想要的。

不要认为理论上可以实施就大功告成了!

往往计划真正实施时才会发现完全等于鬼话。正如不亲自实践,作计划的人会早晚被实施的人鄙视。永远需要提升自己办实事的能力,看清事实,并用事实说话。

请千万不要把你自己都认为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让别人试试看。比如,指挥别人去完成一项你自己完不成的任务。这会让执行的人觉得你在玩他,拿他做实验。

再比如,对你的新来的下属,你可以安排他坐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那是一个很难和大家接触的角落,这可能比你什么都不安排更差。的确,理论上一个人要坐下来,需要的只是空间,但事实上远远不只那些。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搞定”事情的能力比想象的弱。

凡事多向事实看,自己多实践,事实才会真正地改变。

这就是“工作”和“纸上谈兵”的差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